五绝

wǔ jué [ wu jue]
繁体 五絕
注音 ㄨˇ ㄐㄩㄝˊ

词语释义

1.唐太宗赞誉虞世南五种绝佳的特色。 2.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五位武功登峰造极的绝世强者。 3.中医上指魇寐、产乳、自缢、摧压、溺水等五种猝死绝症。产乳或说作服毒、冻死。 4.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双数句须押韵。

词语解释

  1. 集于一时或一人的五种卓绝的技艺或才德等。(1)指 南朝 宋 杜道鞠 弹棊, 范悦 诗, 褚欣远 模书, 禇胤 围棊和 徐道度 医术。

    宋文帝 称之为天下“五绝”。见《南史·徐文伯传》。(2)指 唐 秘书省内落星石, 薛稷 画鹤, 贺知章 草书, 郎馀令 画凤, 韩公武 挟弹中鹤眼。时谓之“五绝”。见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郎餘令》。(3)指 唐 虞世南 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唐太宗 称之有“五绝”。见《旧唐书·虞世南传》。

  2. 指缢死、溺死、压死、冻死、惊死五种非正常死亡。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五绝》。

  3. 见“ 五言絶句 ”。

引证解释

⒈ 集于一时或一人的五种卓绝的技艺或才德等。(1)指南朝宋杜道鞠弹棊, 范悦诗, 褚欣远模书, 禇胤围棊和徐道度医术。 宋文帝称之为天下“五绝”。见《南史·徐文伯传》。(2)指唐秘书省内落星石, 薛稷画鹤, 贺知章草书, 郎馀令画凤, 韩公武挟弹中鹤眼。时谓之“五绝”。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餘令》。(3)指唐虞世南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唐太宗称之有“五绝”。见《旧唐书·虞世南传》。

⒉ 指缢死、溺死、压死、冻死、惊死五种非正常死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五绝》。

⒊ 见“五言絶句”。

五绝的国语词典

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双数句须押韵。

五绝的网络释义

五绝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合称)

  • 五绝是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五位武功登峰造极的绝世强者,即指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五人,其中中神通王重阳为天下第一。
  • 五绝造句

    绰号“西毒”,系“五绝”之一,身材高大,身穿白衣,高鼻深目,脸须棕黄,英气勃勃,眼神如刀似剑,甚是锋锐,语声铿铿似金属之音。
    而在修为上,由于九阴九阳调和,更是超轶绝尘,远远超越了当年华山论剑五绝之境界。
    中原五绝单手也胜过江南七怪……
    今有盘老大玄天五绝漫天斧影屠戮虫族。
    欧阳克算什么,药仙柳星晴的英灵还是五绝之一的黄药师呢。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黄山“四绝”,后来又加上个“冬雪”总称“五绝”。或许因其境的“奇”、“怪”,融入其中的人也难免生发出些奇思怪想。我第一次到黄山,就有这样的感觉!
    青龙放开叶雯,纵步跨上,掌力一吐,龙雀刀惊虹般飞出,直射牛骨头陀,正是五绝刀法里第一重刀法中最后一式“龙伸蠖屈”。
    格律诗十六种格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以五绝为核心简化为四种格式。
    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巴丹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五绝著称于世。
    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小严啊,来的正好,给你引见一下,这位便是江湖上人称五绝之一的南帝。
    五绝的四种格式的平仄具有二字音步、平仄交错、粘对联系、出仄对平和音步重音等五条规律可寻,并可以根据这五条规律推导出格律诗的十六种格式。
    黄蓉此时看到乞丐九根手指,知道可能是五绝之一的九指神丐,便动起了心思。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
    五绝四海云茫茫。
    九寨的五绝,乃翠海、叠瀑、彩林、雪峰和藏情,以形成九寨沟这个「童话世界」。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jué [ju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QCN
    五行:
    仓颉: VMNA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3)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4)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 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

    绝其望。——《韩非子·主道》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6) 割断;切断

    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战国策·楚策》

    七曰绝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

    (7) 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8) 气息中止;晕死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

    (9) 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

    (10) 断根,无后代

    子绝四。——《论语》。皇疏:“无也。”

    (11) 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

    (12) 横渡;穿越

    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乃绝漳水。——《穆天子传》

    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

    (13) 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

    (14) 落

    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楚辞》

    (15) 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注:“犹言弃也。”

    (16)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17) 超过 。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

    (18) 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注:“止也。”

    胞之络脉绝也。——《素问·奇病论》

    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绝。——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9)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20) 竭;尽

    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注:“竭也。”

    绝目尽平原。——鲍照诗。注:“犹尽也。”

    (21)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

    形容词

    (1) 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

    (2) 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

    (3) 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注:“远也。”

    (4) 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

    (5) 缺乏;贫困 。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副词

    (1) 绝对;全然 ——用在否定词前面

    绝无有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

    (3) 极,最

    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至险绝处。

    (4) 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喻千里马)

    名词

    (1) 绝句 。诗体名。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 宋· 洪迈《容斋随笔》

    (2) 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务蓄积,以备乏绝。——《盐铁论》

    罢了,了

    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 孙仲章《勘头巾》

    英文翻译

    to cut, sever, break off, 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6
    ◎ 潮州话:zo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