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繇

wǔ yáo [ wu yao]
注音 ㄨˇ 一ㄠˊ

词语释义

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

词语解释

  1. 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

    《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李善 注引 蔡邕 曰:“繇,占也。王者巡狩,预卜五年,岁习其祥,习则行,不则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举五卜之占,而习吉也。”《宋书·谢庄传》:“感五繇之程符,鉴羣后之荐典。”

引证解释

⒈ 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

《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李善注引蔡邕曰:“繇,占也。王者巡狩,预卜五年,岁习其祥,习则行,不则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举五卜之占,而习吉也。”
《宋书·谢庄传》:“感五繇之程符,鉴羣后之荐典。”

五繇的网络释义

五繇

  • 词语注音
  • 五繇: wǔ yáo ㄨˇ ㄧㄠˊ
  • 词语解释
  • 犹五卜。古代帝王 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谠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李善 注引 蔡邕 曰:“繇,占也。王者巡狩,预卜五年,岁习其祥,习则行,不则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举五卜之占,而习吉也。”《宋书·谢庄传》:“感五繇之程符,鉴羣后之荐典。”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yáo,yóu,zhòu [yao,you,zhou]
    部首: 627
    笔画: 17
    五笔: ERM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UHVF
    四角: 22793

    详细解释

    yáo

    动词

    (1)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2) 同本义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3) 动摇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

    名词

    (1) 力役,通“徭”

    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史记·项羽本纪》

    减太官,省繇赋。——《汉书·景帝纪》

    又如: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2) 通“谣”。歌谣

    参人民繇俗。——《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3) 又如:繇俗(歌谣风俗)

    (4) 古族名 ,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5) 姓

    形容词

    (1) 茂盛;草茂盛

    厥草惟繇。——《书·禹贡》

    (2) 通“遥”。远。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荀子·礼论》

    (3) 另见 yóu;zhòu

    yóu

    介词

    从,自

    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尔雅》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文帝本纪》

    动词

    (1) 通“游”

    近者陆子优繇。——《汉书·文帝纪》

    (2) 通“由”。经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汉书·董仲书传》

    政繇冢宰。——《汉书·魏相传》。颜师古云:“繇,与由同。”

    繇朐汏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 另见 yáo;zhòu

    zhòu

    名词

    (1) 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

    成风闻 成季之繇。——《左传·闵公二年》

    (2) 又如: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籀”);繇文(占卜的文辞)

    (3) 另见 yáo;yóu

    英文翻译

    reason,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jiu4 z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u2 ju2 [客英字典] ju2 [海陆丰腔] rau2 riu2 [宝安腔] jau2 | ju2 (jiu2) [梅县腔] ju2 jau2 [客语拼音字汇] yau2 y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ĭɛ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