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简码

wǔ bǐ jiǎn mǎ [wu bi jian ma]

词语释义

五笔输入法为每个汉字确定了四个字母的编码,即四个按键上屏。但是为了使打字更快,把汉字按常用程度,又选出三组,分别可以一键上屏,二键上屏和三键上屏,对应编码分别称为一级简码,二级简码和三级简码。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

jiǎn [jian]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LSA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2)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畏此简书。——《诗·小雅·出车》

执简记。——《礼记·王制》。注:“策书也。”

小简而长。——《考工记·弓人》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又如:简素(竹简与缣素。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简书(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称为简书);简札(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简帛(简牍与帛。古代书写用品)

(4) 书籍;信札

呻吟槁简,诵死人之语。——《盐铁论·大论》

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

(5) 又如:简末(文牍书简末幅);简策(指书籍);简囊(装书籍的袋子);简书(泛指文书,信札)

(6) 古兵器。鞭类

其人年少,虎体人形,腕悬铁简,身挂绿袍。——《薛仁贵征辽事略》

(7) 又如:简格(盛放弩矢的用具及放刀剑的架子)

(8) 两根长约六十五厘米的竹片组成的打击乐器,名云扬板,以左手夹击发声来显示节拍 。如:简子(简板。说唱曲艺时用以伴奏)

(9) 水名 。古黄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约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栗陵县境

形容词

(1) 简省;简易;简单

繁文简节之音作。——《礼记·乐记》。注:“少易也。”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郦元之简。—— 宋· 苏轼《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

(2) 又如:简绝(简练,爽快);简至(治事简易,思想通达);简编凛烈(历史是无情的);简选(简择选拔);简阔(简略宽疏)

(3) 稀少 。如:简少(稀少;缺少);简出(少出);简缺(疏略缺失);简讼(减少刑狱讼事);简细(细小琐碎)

(4) 大

吾党之小子狂简。——《论语》

周之简圭。——《淮南子·说山》

(5) 又如:简圭(大的玉圭);简珠(大珠)

动词

(1) 通“柬”。选择

简能而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盖简桃核。——清·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简放(选出遣散);简界(精选之后);简选(简择选拔);;简卜(择日卜问);简才(选择贤才);简用(选用);简拔(选拔,选用提拔)

(3) 怠慢;倨傲 。如:简侮(轻侮);简薄(鄙薄轻视);简倨(犹高傲);简恣(简慢放肆);简亵(怠慢,失敬不恭);简弛(惰慢弛废);简怠(怠慢)

(4) 简化,使得简单或较简单 。如:简出(精简放出);简缘(减除繁冗的外务。即寡欲)

(5) 检阅 。如:简稽(检阅稽核);筒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简阅(检阅);简徒(检阅部众)

(6) 检查;检验

细细简认,件件都是王庆的。——《水浒传》

(7) 又如:简尸(验尸);简较(查阅;核对);简验(检查验看);简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

(8) 捐弃;剔除 。如:简去(剔除);简汰(裁减;淘汰);简除(减免废除);简弃(捡除;抛弃)

(9) 分别;辨别 。如:简认(辨认);简别(甄别);简序(甄别次序);简第(甄别等第);简会(区别理解)

(10) 通“谏”。谏诤,直言规劝

犹之未远,是用大简。——《左传·成公八年》

英文翻译

simple, terse, succinct, a le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2

宋本广韵

[ma]
部首: 517
笔画: 8
五笔: DCG
五行:
吉凶:
仓颉: MRNVM
四角: 17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码碯(亦作“玛瑙”。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

码,码碯,石次玉也。——《玉篇》

(2) 表示数目的符号 。如:数码,页码;暗码;明码;号码;密码;价码

(3) 计算数目的用具 。如:筹码,砝码;码目(犹数目);码钱(赌博时用以代现金的筹码);码洋(旧时指商品上标的有折扣的定价)

(4) 英制长度单位,美制码等于0.9144米,在英国,则1码等于保存在威斯敏斯特商务部标准局的青铜棒两个金塞子上横线标记之间的距离(在62°F时)

(5) 指垒成的堆。相当于垛 。如:码头(船只停泊处;指交通便利的商业城市;旧指流氓活动霸占的地盘)

量词

(1) 用于事情。如:两码事;这是一码事

(2) 被垒成堆的东西的数量。如:一码柴禾

动词

(1) 〈方〉∶垒起;通常指整齐地堆积或摞起 。如:码砖;码积木

(2) 撂下不管

照市井上外话说,这就叫“把朋友码在那儿”了。——《儿女英雄传》

(3) 又如:码下(撂下;搁在一旁不管)

英文翻译

number, numerals; yard; symbol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