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炁朝元

wǔ qì cháo yuán [ wu qi chao yuan]
注音 ㄨˇ ㄑ一ˋ ㄔㄠˊ ㄩㄢˊ

词语释义

道教修炼之法。

词语解释

  1. 亦作“ 五气朝元 ”。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顶,河车升降;养成五炁朝元,知念中无念。”《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五气朝元”。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明屠隆《昙花记·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顶,河车升降;养成五炁朝元,知念中无念。”
《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

五炁朝元的网络释义

五炁朝元

  • 五炁朝元出自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意为道教修炼之法。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qi]
    部首: 403
    笔画: 8
    五笔: AQOU
    仓颉: MUF
    四角: 10331

    详细解释

    名词

    同“气”

    始炁为大道于日中,是为“孝仙王”。——《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breath, air, steam, gas. weather. used in Taoist charms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海陆丰腔] hi5 [梅县腔] 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ʰĭəikhioih/qioy
    zhāo,cháo [zhao,chao]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F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JB
    四角: 47420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āo)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名词

    (1) 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快步走。)——《史记·萧相国世家》

    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朝国(朝廷,国家);朝典(朝廷的典章礼制);朝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3) 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杂句》

    (4) 又如:唐朝;清朝

    (5) 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刘备和刘禅统治时期。)——杜甫《蜀相》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6) 又如:三朝元老;一朝天子一朝臣

    (7) 政府 。如:朝官;朝奉(原为宋代官名,后通称富翁、土豪或管事的)

    (8) 朝政,国家大事 。如:不听朝;朝柄(朝政的权柄)

    (9) 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介词

    (1) 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唐·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2) 又如:朝前看;大门朝东开;应该朝好的方面想

    (3) 另见 zhāo

    zhāo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 同本义

    朝,旦也。——《说文》

    朝,早也。——《尔雅·释诂》

    自朝至于日中。——《书·无逸》

    周人祭日以朝及誾。——《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诗·商颂·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歌夜弦。(弦:弹琴。)——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朝雉徒歌(像早晨的山鸡一样鸣叫高歌);朝趁暮食(形容穷苦,早上挣到钱,晚上才得吃);朝上;朝夕乌(同“朝夕鸟”。朝去暮归的乌鸦);朝夕相处(彼此天天在一起);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旦;朝不及夕(极言处境危急);朝升暮合(谓零碎地籴米。形容生活艰难,勉强度日);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朝夷暮跖(早被誉为伯夷,晚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朝欢暮乐(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朝市(早市)

    (4) 早餐 。如:朝舗(早晨餐食)

    (5) 指短时间 。如:朝旦;朝昔;朝昼

    (6) 日;天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7) 又如:今朝;明朝

    (8) 姓

    (9) 另见 cháo

    英文翻译

    dynasty; mo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ciu4 ziu1
    ◎ 客家话:[梅县腔] zhau1 chau2 [宝安腔] cau2 |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zeu1 [沙头角腔] cau2 zau1 [台湾四县腔] cau2 zeu1 ceu2 [客英字典] zhau1 chau2 cheu1 cheu2 [海陆丰腔] zhau1 chau2 [东莞腔] zau1 cau2 [陆丰腔] chau3 zhau1 [梅县腔] c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遙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ţĭɛutrieu/tyeu
    yuán [yua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U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 敬玄失律, 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3) 又如:元首(头)

    (4) 天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注:“天也。”

    (5) 又如:元机(天机,指神秘的天意);元神(天帝,天神);元父(天帝);元命(天命);元天(苍天)

    (6) 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7) 又如:元、恺辅舜(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叫“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叫“八恺”。八元八恺辅佐虞舜,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元龙(皇帝);元明(佛教指清净光明);元后(天子;帝王的嫡妻)

    (8)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9)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10) 根源;根本 。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11) 指元气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12)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13)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14)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15) 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6) 又

    元政紊弛。

    (17)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18) 数学名词 。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19) 民众,百姓 。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20)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 。如:金元

    (21)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形容词

    (1)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2)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3)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4)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5) 善;吉 。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6)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 ·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7)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8)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

    至曾元时。

    (10)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英文翻译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j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yan2 [宝安腔] ngien2 | jen2 [客英字典] ngi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五炁朝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