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

wǔ jiā [ wu jia]
注音 ㄨˇ ㄐ一ㄚ

词语释义

亦作“五茄”。

词语解释

  1. 亦作“ 五茄 ”。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地榆》:“﹝地榆﹞其实黑如豉……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寄张使君八十韵》诗:“香饭臼菰米,珍蔬折五茄。”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五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五茄”。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五加》。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地榆》:“﹝地榆﹞其实黑如豉……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寄张使君八十韵》诗:“香饭臼菰米,珍蔬折五茄。”

五加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高约二公尺。枝干生刺,掌状复叶,边缘有锯齿,新叶可食,初夏开黄绿小花。果实色黑,为球形浆果。根皮可浸酒、入药,有袪风湿、壮筋骨的药效。

五加的网络释义

五加

  • 五加又名五叶路刺、白刺尖,属伞形目,五加科灌木,高2-3米;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花黄绿色;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果实扁球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花期4-8月,果期6-10月。
  • 五加的翻译

    英语: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德语: Eleutherococcus gracilistylus
    法语: Eleutherococcus gracilistylus

    五加造句

    介绍了综合利用短梗五加为原料生产果酒、和净菜的工艺。
    刺五加片和谷维素是什么类的药物,有禁忌么?
    凯尔特族科系较多,分伞形科、五加科、菊科、景天科、毛莨科等,本角色就属于分伞形科名“太白”。擅长使用召唤魔法治愈同盟为其加强战斗力外,弱化敌人、束缚敌人等能力。
    目的研究刺五加水煎液改善睡眠的作用。
    阴历五月五,阳历六月六,五五六六相聚首,吉日喜庆乐不够;五加五,十全十美过端午;六乘六,六六大顺往前走。端午节,祝你无烦无恼,溜溜地幸福!
    “小能人新托福大赛”本周五加赛一场。
    以刺五加根茎为原料,采用热浸提法制取刺五加提取液,再经过调配、过滤、超高温瞬时杀菌,结合热灌装等工艺制得刺五加饮料。
    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上联:一天晚上两个甲方三更半夜四处催图只好周五加班到周六早上七点画好八点传完九点上床睡觉十分痛苦。下联:十点才过九分甲方八个短信七个电话居然要六处调整加五张图纸四小时交三个文本两天周末只睡一个小时。横批:用原来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补剂,该运动补剂的主要成分为金鸡纳树皮提取物和刺五加提取物。
    大花铁线莲和野猕猴桃的花躲在枝叶间悄然绽放,散发出淡淡的甜香,甚至平时难得一见的五加皮、四叶参、天南星等也时时探出头来,呈现在游客面前。
    目的优化刺五加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原来漂子看到的是一棵刺拐棒,学名刺五加。
    目的对野生与栽培刺五加叶的质量进行评价。
    五加皮,俗称倒跑牛,又名五爪子,崇信境内阴湿山区天然次生林中随处可见。
    五加皮提取物经口投入荷瘤小鼠后,实验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小鼠好,肿瘤生长缓慢,生存期延长。
    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更是发扬“五加二”、“白加黑”工作作风,为项目实施倾心尽力、无私奉献。
    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五加科的通脱木与木通科的木通混为一种,同列入蔓草类,吴其浚就把通脱木从蔓草中分出,列入山草类,纠正了李时珍的这一错误。
    本文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探讨中药五加皮的体内抗诱变作用。
    目的:研究刺五加复方口服液对提高冷习服能力的作用,为应用药物提高冷习服能力提供依据。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jiā [jia]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LKG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SR
    四角: 46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2) 同本义

    加,语相增加也。——《说文》

    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左传·襄公十三年》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论语》

    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加叶添枝(加油添醋,加油加醋,加油添酱。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加诸(诬谤;凌驾于;乱说);加诬(虚构诬陷)

    (4) 增加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声非加疾。

    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加注解;加符号;加一钱(收到本金十分之一的高利贷);加二(二成);加绪含容(增加功绩,包含宽容。绪:功绩);加纳(加官受职);加年(年龄增长);加兵(增加兵力)

    (6) 放在上面,加上

    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加以金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加额(把手放在额头,表示庆幸或敬意);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著冠);加笄(以簪束发。古代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表示成年)

    (8) 施加;强加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加诸彼。——《孟子·梁惠王上》

    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9) 又如:加功(施工);加惠(施加恩惠)

    (10) 参加;加与 。如:加盟(参加某一团体或组织)

    (11) 凌驾,侵凌

    加胜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至又加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加二(— 方言。更加;加倍);加丰(更加丰富);加损(愈加减少);加顺灵祗(更加顺应神灵的意思)

    名词

    (1) 益处;好处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姓

    英文翻译

    add to, increase, au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aa3
    ◎ 客家话:[梅县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陆丰腔] ga1 [沙头角腔] ga1 [宝安腔]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 潮州话:g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