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单传

wǔ dài dān chuán [wu dai dan chuan]

词语释义

连续五代人都是只有一个男孩。每一代都只有一个男孩。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dài [d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P
四角: 23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

(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replace, replacement (of person or generation >); era, gen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dān,shàn,chán [dan,shan,chan]
部首: 223
笔画: 8
五笔: UJ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CWJ
四角: 80506

详细解释

chán

(2) 另见 dān;shàn

dān

形容词

(1) (本义:大)

(2) 同本义

單,大也。——《说文》。段注:“当为大言也,浅人删言字。如誣加言也,浅人亦删言字。”

明清于单辞。——《书·吕刑》。按,夸诞之辞。

夏禹能单平水土。——《国语·郑语》

王之威亦单矣。——《史记·春申君传》

单埢垣兮。——扬雄《甘泉赋》。注:“大貌。”

(3) 单独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单,物之单名也。”

(4) 又如:单幅门(独扇的门);单跪(弯屈一膝,行半跪之礼。也叫“打千”);单绪(只有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即单传)

(5) 一个

单,一也。——《汉书·枚乘传》注

今单车来代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单介(一人;一个);单味(一味菜肴);单民(只身);单幅(单条;条幅)

(7) 孤独;孤立

令母在后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单孑(只身;个人);单己(只身;个人);单老(孤独无依的老人);单然(孤单的样子);单雄(孤单的雄鸟)

(9) 衣物等单层

庶人单衣。——《礼记·儒行》注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单绞(苍黄色的单衣);单账(单层的账子);单席(一重坐席)

(11) 衣物单薄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12) 又如:单复(单薄的衣服和厚重的衣服);单虚(单薄空虚);单衾(薄被);单轻(单薄)

(13) 衰弱 。如:单慧(小有才慧);单寒(身体瘦弱;因衣单而受寒);势单力薄

(14) 简单;单纯 。如:单陋(简陋);单议(简单的议论);单调

(15) 奇数。如:单日;单只袜子;单号;单牌(标志五里数的路牌)

名词

(1) 记事纸条 。如:菜单;清单

(2) 名册 。如:名单

(3) 一大块布,通常是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棉布或麻布,作为床上用品使用 。如:床单

(4) 打横格的、上面记载关于某项交易的记录、保证或指示的条子、散页或卡片。如:某种设备的保修单

副词

仅,仅仅 。如:单则(只;而);不单

(1) 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较大的量下附有较小的量,用同“零” 。如:一百单八将;二百单九年

(2) 另见 chán;shàn

shàn

名词

(1) 地名。单县 ,在山东省西南部

(2) 姓(春秋有单豹)

(3) 另见 chán;dān

英文翻译

single, individual, only; lon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潮州话:duan1(tuaⁿ); siang6(siăng) [潮州]siêng6(siĕng);siang5(siâng) [潮州]siêng5(siêng)

宋本广韵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F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QNI
四角: 25232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