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其昌

wǔ shì qí chāng [ wu shi qi chang]
注音 ㄨˇ ㄕˋ ㄑ一ˊ ㄔㄤ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五世其昌 wǔshìqíchāng

(1) 指子孙后代兴盛,旧时常用来做新婚颂词

天作之合,五世其昌
have a growing posterity;be prosperous for five generations right on en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成语用法

五世其昌主谓式;作谓语;用于祝颂人新婚。

引证解释

⒈ 到了第五代就昌盛。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有嬀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⒉ 谓子孙昌盛。亦用为祝颂新婚之词。

五世其昌的国语词典

五代皆昌盛。语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后用作新婚的贺词,祝贺其子孙昌盛。《歧路灯.第九○回》:「天之报施善人,岂止五世其昌。」

五世其昌的网络释义

五世其昌

  •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 五世其昌造句

    国庆节前,广场的汽球五世其昌,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
    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我为父亲写了一份《生日感言》,在寿典那天,我为他手执话筒,让他亲自诉说了年迈耄年,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的感受,诉说了家传百年的烟雨苍桑、渊源流长。
    亲友送礼,婚礼多是现金,或喜幛、喜轴,并书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
    五一到,五字传情:愿你心情五步十笑,困难战“五”不胜,健康安然“五”恙,爱情天衣“五”缝,财富五世其昌,问候知“五”不言。
    凤占叶吉五世其昌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征途伴侣志洁如梅。
    福临阶台喜临门好山好水好风光兴家立业五世其昌。
    “祝福他们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很重要的就是瓜瓞绵绵,早生贵子。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T
    四角: 44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generation; world; era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舒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sjed/sjeyɕĭɛi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chāng [cha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A
    四角: 60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2) 同本义

    昌,美言也。——《说文》

    禹拜昌言。——《书·大禹谟》

    (3) 又如:昌言(正直的善言、好话);昌教(善美的教化)

    (4) 兴旺发达,与“亡”相对

    邦乃其昌。——《书·仲虺之诰》

    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昌瑞(昌盛祥瑞);昌乐(兴盛安乐)

    (6) 光;光明

    一曰日光。诗曰:东方昌昌。——《说文》

    (7) 又如:昌晖(光明);昌华(光华)

    (8) 壮大;美好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诗·齐风·猗嗟》

    (9) 又如:昌大(盛大);昌化(大的恩泽);昌世(太平盛世)

    名词

    (1) 生物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释文:“百昌,犹百物也。”

    (2) 通“菖”。

    (3) 又如:昌本(菖蒲根);昌羊(即菖蒲)

    英文翻译

    light of sun; good, 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东莞腔] cong1 [陆丰腔] chong1 [梅县腔] cong1 [台湾四县腔] cong1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宝安腔] cong1 [客英字典] chong1 [海陆丰腔] ch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hjang/tcangtɕʰ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