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互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尚书》,经之史也;《春秋》,史之经也;《中庸》、 孟氏 ,子也,而其理经,故陟而经也;《道德》《冲虚》,经也,而其理子,故降而子也。三者皆可以互名。”
引证解释
⒈ 犹互称。
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尚书》,经之史也;《春秋》,史之经也;《中庸》、 孟氏,子也,而其理经,故陟而经也;《道德》《冲虚》,经也,而其理子,故降而子也。三者皆可以互名。”
互名的网络释义
互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2) 同本义
段玉裁注:“今绞绳者尚有此器。从竹,象形,谓其物象工字;中象人手推握也。”
(3) 差错
各有乘互。——陆法言《切韵序》
(4) 古代挂肉的木架
共其牛牲之互。——《周礼·牛人》。郑玄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置互摆牲。——《文选·张衡·西京赋》
(5) 门,巷门 。如:闾互(闾里巷门)
(6) 甲壳动物的总称 。如:互物(指有甲壳动物的总称)
副词
(1) 交替;相互
互,交互。——《字汇》
胡笳互动。——李陵《答苏武书》
以参互考日成。——《周礼·司会》
宗族盘互。——《汉书·刘向传》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互芬齿颊。——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体面互见。——蔡元培《图画》
更互用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互易(法律名词。即当事人双方约定互相移转金钱以外财产权的契约。古代以物易物,便是互易);互保(互相保证);互训(两个同义词彼此互相解释);互结(人民对官署,须具两个人或两家以上的店铺互相保证的信约)
动词
交接
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书·尧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东莞腔] fu5 [客英字典] fu1 [海陆丰腔] fu5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台湾四县腔] fu5 fu1 [沙头角腔] fu1 [宝安腔] fu1
◎ 潮州话:hu5 hu6 (hû hũ)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護 | 胡誤 | 匣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ghoh/huh | ɣ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名 | 武并 | 明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mĭɛŋ | mjeng/mi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