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身土

èr zhǒng shēn tǔ [er zhong shen tu]

词语释义

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国土。

汉字详情

èr [er]
部首: 210
笔画: 2
五笔: FG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M
四角: 101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容词

(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two; tw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梅县腔] ngi5 ng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宝安腔] ngi5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no6 (nõⁿ ) ri7 今又音r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njiih/rihnʑi
zhǒng,zhòng,chóng [zhong,chong]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KH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DL
四角: 25906

详细解释

chóng

形容词

(1) 幼稚

种,稚也。——《玉篇》

(2) 另见 zhǒng;zhòng

zhǒng

名词

(1) 植物的种子

诞降嘉种。——《诗·大雅·生民》

其谷宜五种。谓黍、菽、麦、稻也。——《周礼·职方氏》

种不得下。——《汉书·沟洫志》。注:“五谷之子也。”

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黄芩之种。——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点种(点播种子);种籽(即种子);种食(谷种种粮食);种粮(谷物的种子);种实(即种子);种粒(犹种子);种子田(也叫“留种田”)

(3) 人的种族或其他生物的族类

种马一物。——《周礼·校人》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4) 又如:种落(部族居住的地方);种人(同种族的人);种落(种族部落);种众(同一种族的群众);种号(种族名号);种诛(族诛);种豪(种族中的豪强);种辈(同一种族的人);种孽(对非我种族的蔑称);种界(种族的界限);种性(种属的特性)

(5) 人种

本以救国救种为志。——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

(6) 又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有色人种;蒙古人种;灭种

(7) 种类;类别

序六艺为九种。——《汉书·艺文志》

(8) 又如:剧种;兵种;工种;军种;种切(种种切切,一切的意思);种别(类别);种类(类别)

(9) 即物种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基本单位。如:种火(火种)

(10) 另见 chóng;zhòng

zhòng

动词

(1)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2) 同本义

种,先种后熟也。——《说文》

黍稷种稑。——《诗·大雅·閟宫》

而生种稑之种。——《周礼·内宰》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诗·大雅·生民》

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吕氏春秋·辩土》

仲秋乃劝种麦。——《礼记·月令》

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梦溪笔谈·采草药》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书·大禹谟》

(3) 又如:种田;种子(下种);种惠(施予恩惠);种祸(埋下祸根);种福(积福);种祉(赐福);种毒(埋下毒根)

(4) 种植;栽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唐· 王维《送六舅归陆浑》

(5) 又如:种瓜(栽植瓜果);种菜(种植蔬菜);种栽(犹栽种);种插(插枝栽种);种殖(栽种繁殖);种瓜得瓜(比喻有其因必得其果)

(6) 繁殖;养育

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唐· 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种鱼(养鱼)

(8) 移植;接种

种痘而愈,遂传于世。——《医宗金鉴》

(9) 又如:种齿(镶补牙齿);种牙(修镶牙齿)

(10) 培养;培植

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然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11) 又如:种学(培养学识);种学积文(培养学识,积累文才);种智(佛教语。“一切种智”的省称);种觉(佛教语。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名)

(12) 另见 zhǒng;chóng

英文翻译

seed; race, breed; to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zu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1 zhung5 zhung3 [客英字典] zhung3 zhung5 [台湾四县腔] cung1 zung5 zung3 [梅县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ɖʰĭuŋdriung/diung
shēn [shen]
部首: 710
笔画: 7
五笔: TM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XH
四角: 2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
[tu]
部首: 334
笔画: 3
五笔: FF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禹敷土。——《书·禹贡》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不若燔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土粉(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土);土力(土壤肥沃的程度);土化(施肥使土壤肥沃);土坷拉(土块);土山(泥土堆积成的山);土城(土筑之城);土堡(用土石筑成的碉堡);土堰(土筑成的拦水坝);土阶茅屋(谓居住俭朴)。又指炼金术者的四大元素之一和五行之一。如:水、火、木、金、土

(4) 土地

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土工(从事挖土埋人工作的人);土宇(土地住宅);土田(土地田畴);土功(治水土的工程);土作(土木工程);土薄(土地硗薄);守土有责;土公(土地神)

(6) 尘土 。如:土雨(飞扬的尘土);他鞋上都是土

(7) 领土,国土

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北土禾平。——《资治通鉴》

能守其土。——宋· 苏洵《六国论》

守土吏或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土疆(领土);土境(领土,国土)

(9) 乡土,居处。某人的出生地、出身地、居住地或国籍地 。如:故土;土棍(地方上的无赖、地痞);土团(乡里的自卫组织);土豪(乡里仗势欺人的人);土风(乡土歌谣);土思(思念故乡);土宇(乡土和屋宅)

(10) 坟墓 。如:土眼(坟);土中人(坟中人);土中宅(坟墓);土骨堆(坟)

(11) 烟土,粗制的鸦片 。如:土栈(贩运、囤积鸦片烟的商行);运土

(12) 平原,平地 。如:土国(地处平原的国家)

(13) 田

土,田也。——《尔雅》。郝懿行义疏:土为田之大名,田为已耕之土。对文则别,散则通也。

(14) 中医学上指脾

不想春气渐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儒林外史》

(15) 土地神。后作“社”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16)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17) 姓

形容词

(1) 本地的;本国的;地方的 。如:土兵(地方兵;民兵);土帮(当地人结成的团伙);土货(本地出产的货品);土酥(本地产的酒);土音(本地语音);土兵(地方兵)

(2) 指民间延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区别于“洋”)。如:土栈(经营土特产品的商行);土造,土制(土法制造);土法;土纸

(3) 属于或关于普通语言的 。如:土白(土话;方言);欧洲的几种土语

(4) 俗气的,不合潮流的。如:土头土脑;土里土气的

动词

(1) 测量土地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地宫·大司徒》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土,犹度也。

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谷梁传·僖公四年》

(2) 吐

土,泻也。——《广雅》。王念孙疏证:土之为言吐也。

英文翻译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u3 [陆丰腔] tu3 [梅县腔] tu3 [东莞腔] tu3 [客英字典] tu3 [宝安腔] tu3 [沙头角腔] tu3 [台湾四县腔] tu3 tu2 [海陆丰腔] tu3 tu2
◎ 潮州话:tou2(th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魯上聲開口一等tʰuthox/th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