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

èr jì [ er ji]
注音 ㄦ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两代的末世。

指兄弟。

两个季度。

词语解释

  1. 指 夏 殷 两代的末世。

    《晋书·秦秀传》:“ 周公 弔二季之陵迟,哀大教之不行,於是作謚以纪其终。”

  2. 指兄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 屈 宋 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驥服箱。”

  3. 两个季度。

    《新唐书·王彦威传》:“坐祝辞误,夺二季俸,削一阶。”

引证解释

⒈ 指夏殷两代的末世。

《晋书·秦秀传》:“周公弔二季之陵迟,哀大教之不行,於是作謚以纪其终。”

⒉ 指兄弟。

唐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屈宋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
宋陈师道《赠二苏公》诗:“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驥服箱。”

⒊ 两个季度。

《新唐书·王彦威传》:“坐祝辞误,夺二季俸,削一阶。”

二季的网络释义

二季

  • 二季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兄弟。
  • 汉字详情

    èr [er]
    部首: 210
    笔画: 2
    五笔: FG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M
    四角: 101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容词

    (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two; tw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梅县腔] ngi5 ng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宝安腔] ngi5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no6 (nõⁿ ) ri7 今又音r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njiih/rihnʑi
    [ji]
    部首: 505
    笔画: 8
    五笔: 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ND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2) 同本义(与“老”相对)

    季,少称。——《说文》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季者,有中之辞也。—《谷梁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者,幼也。——《白虎通》

    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蘋》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太祖本纪》

    (3) 又如: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

    (4) 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季春之月。——《礼记·月令》

    季冬讲武,习射御。——柳宗元《时令论上》

    (5) 又如: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季商(农历九月)

    (6) 下等

    季绢。——《管子·乘马》。注:“三等其下者曰季。”

    (7) 又如:季祖母(祖父之妾);季绢(下等的丝绢)

    (8) 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斩季材。——《周礼·山虞》

    (9) 又如:季材(幼嫩的木材)

    (10) 以第四级取代为特点的 。如在有机基团中与四个碳原子相联结的。如:季碳原子

    名词

    (1) 三个月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如:季刊;季度

    (2) 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虽当三季之王。——《国语·晋语》。注:“末也。”

    汉世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杨炯《广溪峡》

    视清季有加。—— 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3) 又如:季年(晚年);季王(王朝末代的君主);季业(末代的基业);季世(末世,末叶)

    (4) 一段时间 。如:瓜季;旺季;淡季

    (5) 泛指弟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 姓

    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辅佐三位国君。见《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曾辅佐宣、成、襄三公,以忠俭著称,“文”是他的谥号。相,辅助。)——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季氏(即春秋鲁国季孙氏。庄公弟季友的后裔。自友以下,其子孙“季孙行父”、“季孙宿”等,世为大夫,执掌鲁政,颇专擅,权势极盛)

    英文翻译

    quarter of year; seas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5 gi5 [梅县腔] gwi5 [宝安腔] gui5 [客语拼音字汇] gui4 [东莞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gi5 [陆丰腔] gui5 [沙头角腔] gui5 [台湾四县腔] gui5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悸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kwikjyih/kv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