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

èr bèi tǐ [er bei ti]

词语释义

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的个体。几乎全部的高等动物和一半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对二倍体植物起作用,但多数植物是多倍体,它们必定有多条性染色体。
2、由离体受精得到的种子长成的第一代植株象它的亲本一样,是二倍体的,能育和自交不亲和的。
3、方法:在全国各地采集菘蓝13个二倍体栽培居群的种子,异地栽培于上海市崇明岛同一块试验田。
4、单倍体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二倍体存在较大差异。
5、狂犬病疫苗是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组织培养病毒后经化学灭活而制成。
6、当两个配子核融合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二倍体状态。
7、发现,血型抗原表达阳性的二倍体肿瘤多分化较好,表现为团块状或网状生长且很少发生转移。
8、研究两个同物种大孟德尔二倍体生物群体在迁移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9、从未成熟的花粉粒或者切下的完整的花药中再生出单倍体植株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通常比正常培养出的二倍体植株小。
10、观察了高粱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受精后胚及胚乳发育的全过程。
11、远缘杂交是许多天然植物种群的一个显著特性,其结果往往是通过多倍体化或者在二倍体水平上形成新物种。
12、葡萄三倍体育种主要途径是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的有性杂交、胚乳和花药培养等。
13、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水稻植株中,具有丰富的倍性变异,通常需在成熟期基于形态特征识别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
14、本文从外观、组织切片、蛋白质和糖元含量等方面分析了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外套膜的差异。
15、结果显示:结构完整的细胞DNA的荧光点图形成二倍体、四倍体的区域。
16、远源杂交在植物物种进化上起着重要作用,往往是通过多倍体化或在二倍体水平上形成新物种。
17、在二倍体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其余的都是常染色体。
18、结果表明,除了三倍体胚乳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和二倍体母体核基因的遗传效应可影响赖氨酸含量等性状外,二倍体胚基因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
19、二倍体的生殖系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配子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长成一个单倍体的生物体。
20、以饲用甜菜二倍体和四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气孔的长、宽度及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倍性的关系。
21、由于复杂的四体遗传特性,目前已构建成功的苜蓿遗传图谱大多数是二倍体苜蓿,四倍体栽培苜蓿遗传图谱较少。
22、二倍体乳头腺癌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要比异倍体肿瘤受体阳性率要高。
23、这些囊胚细胞,称卵裂球,每个细胞都有一套二倍体染色体组。
24、研究进一步证明人工复合三倍体鲤与二倍体亲本的染色体倍性和相对DNA含量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25、合子经过反复的有丝分裂和分化重新成为一个二倍体的生物体。
26、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差异明显。
27、两细胞系的共同特点是群体倍增时间短,细胞分裂指数高,和低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异常。
28、目的研究胡麻油烟冷凝物致人胚胎二倍体细胞恶性转化作用。
29、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内存在着多个拷贝的共线性区域,支持二倍体芸薹属作物起源于多倍体祖先的假设。
30、目的观察衰老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对烷化剂甲磺酸甲酯(MMS)诱导的DNA损伤的应答。

二倍体造句

这对二倍体植物起作用,但多数植物是多倍体,它们必定有多条性染色体。
由离体受精得到的种子长成的第一代植株象它的亲本一样,是二倍体的,能育和自交不亲和的。
狂犬病疫苗是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组织培养病毒后经化学灭活而制成。
当两个配子核融合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二倍体状态。
发现,血型抗原表达阳性的二倍体肿瘤多分化较好,表现为团块状或网状生长且很少发生转移。
研究两个同物种大孟德尔二倍体生物群体在迁移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从未成熟的花粉粒或者切下的完整的花药中再生出单倍体植株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通常比正常培养出的二倍体植株小。
观察了高粱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受精后胚及胚乳发育的全过程。
远缘杂交是许多天然植物种群的一个显著特性,其结果往往是通过多倍体化或者在二倍体水平上形成新物种。
葡萄三倍体育种主要途径是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的有性杂交、胚乳和花药培养等。
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水稻植株中,具有丰富的倍性变异,通常需在成熟期基于形态特征识别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
本文从外观、组织切片、蛋白质和糖元含量等方面分析了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外套膜的差异。
远源杂交在植物物种进化上起着重要作用,往往是通过多倍体化或在二倍体水平上形成新物种。
在二倍体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其余的都是常染色体。
结果表明,除了三倍体胚乳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和二倍体母体核基因的遗传效应可影响赖氨酸含量等性状外,二倍体胚基因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倍体的生殖系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配子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长成一个单倍体的生物体。
以饲用甜菜二倍体和四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气孔的长、宽度及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倍性的关系。
由于复杂的四体遗传特性,目前已构建成功的苜蓿遗传图谱大多数是二倍体苜蓿,四倍体栽培苜蓿遗传图谱较少。
二倍体乳头腺癌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要比异倍体肿瘤受体阳性率要高。
这些囊胚细胞,称卵裂球,每个细胞都有一套二倍体染色体组。

汉字详情

èr [er]
部首: 210
笔画: 2
五笔: FG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M
四角: 101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容词

(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two; tw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梅县腔] ngi5 ng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宝安腔] ngi5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no6 (nõⁿ ) ri7 今又音r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njiih/rihnʑi
bèi [be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U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YTR
四角: 202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 tǒu)声。本义:通“背”。反;背向)

(2) 同本义

倍,反也。——《说文》

倍正南方。——《周髀算经下》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传》

(3) 背弃;背叛。后作“背”

无倍畔之心。——《汉书·贾谊传》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

而民不倍。——《礼记·大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倍畔(同背叛);倍上(背叛尊上)

(5) 通“背”。违反;违背

倍本弃事而安怠傲。——《墨子·非儒》

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大臣者,危主也。——《管子·任法》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6) 又如:倍言(违背信约);倍时(违时,错过时机);倍情(违背情实)

(7) 加倍,照原数等加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晁错《论贵粟疏》

(8) 又如:倍日(一天时间当两天用);倍半(超出一倍和仅有其半。谓一多一少,差距甚大);倍多(成倍增加)

(9) 通“背”。背诵

郑注:“倍文曰讽”。——《周礼·大司乐》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韩信《韩滂墓志铭》

(10) 又如:倍文(背诵书文);倍讽(背诵);倍读(背诵)

量词

(1) 倍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五倍;三的五倍是十五;倍百(百倍);倍差(一倍半)

英文翻译

times, fold, multiple times

方言集汇

◎ 粤语:pui5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pui5 [海陆丰腔] poi6 pui6 [客语拼音字汇] pi4 poi4 pui4 [台湾四县腔] pi5 [客英字典] pui5 pi5 poi5 [东莞腔] pui3 [沙头角腔] pui5 [宝安腔] p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亥上聲開口一等bʰɒibaix/boj
tǐ,tī [t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M
四角: 25230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以天演为体。——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动词

(1)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ban6 tai2
◎ 潮州话:ti2 旧读:t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本上聲合口一等bʰuənbuonx/bu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