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夺

yǔ duó [yu duo]
繁体 予奪
注音 ㄩˇ ㄉㄨㄛˊ

词语释义

予夺 yǔduó

(1) 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give or deprive

(2) 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praise or belitt-le

引证解释

⒈ 赐予和剥夺。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六曰夺,以驭其贫。”
郑玄注:“幸,谓言行偶合於善,则有以赐予之……夺,谓臣有大罪,没入家财者。”
《管子·七法》:“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

⒉ 引申为赏罚。

明王凤洲《纲鉴会纂》卷四四:“范华阳曰:‘今僖宗两无予夺,何以儆全忠而服克用耶!’”

⒊ 裁决,裁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朝夕聚议,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竟无予夺。”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蜀王妃父杨誉,在省竞婢,都官郎中薛仁方留身勘问,未及予夺。”
明丘濬《大学衍义补·谨详谳之议》:“使断疑狱者,以此为予夺轻重之权度。”

⒋ 褒贬。

宋周密《<癸辛杂识>序》:“一时之闻见,本於无心;千载之予夺,狃於私意。”
清嵇璜《皇朝通志·凡例》:“自诸王及内外大臣之例,得请謚者,高下予夺,各如其分。”

予夺的网络释义

予夺

  • 予夺,汉语拼音拼音为yǔduó,意思是给予和剥夺。
  • 予夺造句

    陆羽一脚将柳城踹的倒飞出去,同时一剑却是接踵而来,柳城砸到了地上,同时陆羽的剑也是指到了柳城的心口,只要一动柳城的性命就予取予夺。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如打开了一座无上宝库,任他予取予夺。
    江海亟不可待地问道,想着叶琉璃完美无暇的躯体将要展现在自己面前,任凭自己予取予夺,江海心里的那股火再也抑制不住。
    这样的女孩遇到喜欢的男生,自然有予取予夺的姿态,所以会在马赛面前那么嚣张……徐小桃报告说马赛很是沉闷了一阵子,每天恹恹的,罗花花找他他也不理。
    天方教讲究的是非信徒的财富乃至生命皆可予取予夺。
    更毋论,慕容复、南宫灵、胡铁花、中原一点红这等人物,名声大则大矣,武功强则强矣,却也只是幕后黑手手中随时可予夺生杀的棋子罢了。
    早被云飞吻住,无力挣扎几下,便任由予取予夺,迷失在霸道的温柔中。
    当年的风云人物如今命运还不是被掌控在我的手中,随我予取予夺。
    总在慨叹人类为了自己的欲望随意的生杀予夺的同时,也为自然界中一切慷慨赴爱的壮举感动。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可以生杀予夺,百姓没有一点自主权。
    正常当官的一般不会做得太无耻,但崔家却不同,他们完全没有为官的底线,想干嘛就干嘛,行事方式跟响马土匪类同,对新丰百姓予取予夺。
    不会大张旗鼓地凭借现代概念去一博芳心,傲视花丛,予取予夺;不会先知先觉地预测历史事件结果而先发制人,以彰显英明神武。
    他,紫薇,即便证了圣道,但也绝做不到,如众圣般,将众生视为蝼蚁,予取予夺。
    这项制度的要害在于,政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企业只要获得免检资格,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霸主强者,予取予夺,平凡弱小,卑微苟且。
    视国为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
    人类在地球上处于主宰地位,人类对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贝拉,和你说过了,教训孩子不要用这种生死予夺的恶咒,这里我来吧,你看那边是不是哈利跑出去了。
    这个暴君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全凭一己喜怒,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惧怕。

    汉字详情

    yú,yǔ [y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C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NN
    四角: 172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I, me; to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