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手

le shǒu [ le shou]
注音 ˙ㄌㄜ ㄕㄡˇ

词语释义

完毕;完了。

结局。

犹高手。

词语解释

  1. 完毕;完了。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诛 陵 老母妻子了手,所司奏表於王。”《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 秋胡 辞母了手,行至妻房中。”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既是招了也,外郎着他画字,将枷来下在死囚牢里,等府尹相公下马,判个斩字,便是了手。”

  2. 结局。

    《红楼梦》第十九回:“我们一家子都在别处,独我一个人在这里,怎么是个了手呢?”

  3. 犹高手。

    明 李贽 《答澹然师》:“ 慈湖 ( 杨慈湖 )於 宋 儒中独为第一了手好汉,以屡疑而屡悟也。”

引证解释

⒈ 完毕;完了。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诛陵老母妻子了手,所司奏表於王。”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秋胡辞母了手,行至妻房中。”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既是招了也,外郎着他画字,将枷来下在死囚牢里,等府尹相公下马,判个斩字,便是了手。”

⒉ 结局。

《红楼梦》第十九回:“我们一家子都在别处,独我一个人在这里,怎么是个了手呢?”

⒊ 犹高手。

明李贽《答澹然师》:“慈湖(杨慈湖 )於宋儒中独为第一了手好汉,以屡疑而屡悟也。”

了手的国语词典

结束。《敦煌变文及新书.卷五.李陵变文》:「诛陵老母妻子了手,所司奏表于王。」《金瓶梅.第一四回》:「今日只当丢出事来,才是个了手。」也作「了局」。

了手的网络释义

了手

  • 了手,指完毕;结局。语出《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诛陵老母妻子了手,所司奏表於王。”
  • 了手造句

    爱情是一场高烧,烧傻的去结婚了,退烧了的分了手,那些痴痴缠缠的是正烧着的。
    划船运动在提供绝佳有氧运动的同时,也加强了手臂、胸部和背部力量。
    前排的一个矮个子男孩举起了手。
    看见这可怕的大蛇,我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去除脸上碍眼的肉瘤她接受了手术治疗,这令她吃尽苦头。
    奶奶仔细掂量了手中的水果,发觉被市场的小商贩骗了称。
    山是青的,水是碧的,人没有老去就看不见了。少年坐在台阶上,转眼就是白发苍苍,亲爱的,这一等就是等完了手中的岁月。
    在还有三步远的时候,老人移开了手,露出了带有着恐惧的眼睛,和兴奋得青筋暴突的脸。
    目击者说,实弹和重型武器被直接对准了手无寸铁的人们,数百人遭杀害。
    掏着兜是为了手暖和,牵着你的手是为了心暖和。你愿意让我的心暖和吗?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那些铁石心肠的工人开始抚摸这只小动物,很快地他们发现自己下不了手来杀害它,后来他们就把小羊放了。
    柯林试探着往高处走,终于找到了手机信号,他打通了当地维修站的电话。
    枪弹打通了手,又从我背上穿出去。
    人总因喜欢苹果而放弃了手中拥有的桔子,可后来发觉原来苹果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桔子好吃,于是把责怪都加在苹果身上,后悔自己的选择。
    归根结底,或许自己是把很多我无聊的东西搞到了手,却一再错过了人生中最贵重的东西,他经常这样想道,于是自己的心每每沉入缺少光明和温暖的场所。村上春树。
    爱情是一场高烧,烧傻的去结婚了,退烧的分了手,那些痴痴缠缠的是正烧着的。
    十五师兄和我同病相怜,我们觉得子阑实在聪明得讨人嫌,指天指地地发誓,一辈子都不跟这种聪明人相好,还写了封书两两按了手印,埋在昆仑虚中庭的枣树底下,以此见证。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有人花了一万元买了手提电脑;有人花了一千元买了仿貂;有人花了一百元买了包包;而我花了一“元”钱买了“蛋”糕,特此在节日里送出祝福:元旦快乐。

    汉字详情

    liǎo,le [liao,le]
    部首: 106
    笔画: 2
    五笔: BNH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N
    四角: 17207

    详细解释

    le

    助词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语气词

    (1) 表示肯定语气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liǎo

    动词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形容词

    (1) 聪敏,颖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副词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完全” 。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le

    英文翻译

    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iu5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3 le3 [客英字典] liau3 [海陆丰腔] liau3 le3 [陆丰腔] liau3 [沙头角腔] liau3 [东莞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3 [宝安腔] liau3
    ◎ 潮州话:liou2/liao2 liou3/li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鳥上聲開口四等leux/levlieu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了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