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察

le chá [ le cha]
注音 ˙ㄌㄜ ㄔㄚˊ

词语释义

明了;看清。

词语解释

  1. 明了;看清。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本所谓之梦者,困不了察之称,而懵憒冒名也。”《隋书·天文志上》:“ 蕃 ( 王蕃 )以古製局小,以布星辰,相去稠穊,不得了察。”

引证解释

⒈ 明了;看清。

汉王符《潜夫论·梦列》:“本所谓之梦者,困不了察之称,而懵憒冒名也。”
《隋书·天文志上》:“蕃(王蕃 )以古製局小,以布星辰,相去稠穊,不得了察。”

了察的网络释义

了察

  • le chá ㄌㄜ ㄔㄚˊ
  • 了察
  • 明了;看清。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本所谓之梦者,困不了察之称,而懵愦冒名也。”《隋书·天文志上》:“ 蕃 ( 王蕃 )以古制局小,以布星辰,相去稠穊,不得了察。”
  • 汉字详情

    liǎo,le [liao,le]
    部首: 106
    笔画: 2
    五笔: BNH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N
    四角: 17207

    详细解释

    le

    助词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语气词

    (1) 表示肯定语气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liǎo

    动词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形容词

    (1) 聪敏,颖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副词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完全” 。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le

    英文翻译

    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iu5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3 le3 [客英字典] liau3 [海陆丰腔] liau3 le3 [陆丰腔] liau3 [沙头角腔] liau3 [东莞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3 [宝安腔] liau3
    ◎ 潮州话:liou2/liao2 liou3/li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鳥上聲開口四等leux/levlieu
    chá [cha]
    部首: 322
    笔画: 14
    五笔: PWF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OF
    四角: 3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 同本义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4)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6)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7)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8)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9)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10)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形容词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notic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陆丰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宝安腔] cat7 [东莞腔] c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