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成

liǎo bù chéng [ liao bu cheng]
注音 ㄌ一ㄠˇ ㄅㄨˋ ㄔㄥˊ

词语释义

犹不得了,表示情况严重。

异乎寻常,表示程度很深。

词语解释

  1. 犹不得了,表示情况严重。

    清 无名氏 《香袋子》:“你把香袋收好了,莫把香袋走了风,走了风来犹自可,外面胡言了不成。” 学农 等《铁姑娘》:“雨大山水要往下冲,冲坏了堤坝可了不成。”

  2. 异乎寻常,表示程度很深。

    《歧路灯》第三回:“ 王氏 听説弟妇到,喜的了不成。”《歧路灯》第七四回:“你爷爷若在时,见这个孩子,一定亲的了不成。”

引证解释

⒈ 犹不得了,表示情况严重。

清无名氏《香袋子》:“你把香袋收好了,莫把香袋走了风,走了风来犹自可,外面胡言了不成。”
学农等《铁姑娘》:“雨大山水要往下冲,冲坏了堤坝可了不成。”

⒉ 异乎寻常,表示程度很深。

《歧路灯》第三回:“王氏听説弟妇到,喜的了不成。”
《歧路灯》第七四回:“你爷爷若在时,见这个孩子,一定亲的了不成。”

了不成的国语词典

情况严重。

如:「闯下这场祸了不成。」

了不成的网络释义

了不成

  • 了不成 拼音: 解释: 1.犹不得了,表示情况严重。 2.异乎寻常,表示程度很深。
  • 汉字详情

    liǎo,le [liao,le]
    部首: 106
    笔画: 2
    五笔: BNH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N
    四角: 17207

    详细解释

    le

    助词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语气词

    (1) 表示肯定语气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liǎo

    动词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形容词

    (1) 聪敏,颖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副词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完全” 。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le

    英文翻译

    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iu5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3 le3 [客英字典] liau3 [海陆丰腔] liau3 le3 [陆丰腔] liau3 [沙头角腔] liau3 [东莞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3 [宝安腔] liau3
    ◎ 潮州话:liou2/liao2 liou3/li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鳥上聲開口四等leux/levlieu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