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哄哄
词语释义
乱哄哄
(1) 形容声音吵闹杂乱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形容嘈杂纷乱。《水浒传》第六九回:“这两天街上乱哄哄地説, 宋江 要来打城借粮。”《红楼梦》第十三回:“乱哄哄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五章:“村子里边,是一片乱哄哄的喊声。”
亂哄哄的国语词典
骚乱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六回》:「他浑家正在房里抬东抬西,闹得乱哄哄的。」也作「乱烘烘」。
亂哄哄的网络释义
乱哄哄
亂哄哄的翻译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on5 [梅县腔] lon5 [海陆丰腔] lon6 [客英字典] lon5 [宝安腔] lon3 [客语拼音字汇] lon4 [东莞腔] lon3 [陆丰腔] lon6 [台湾四县腔] lon5
◎ 潮州话:luang6 【潮州】luêng6 (lũang 旧时:lũen)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亂 | 郎段 | 來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luanh/luann | luɑn |
详细解释
hōng
动词
(1) (形声。从口,共声。本义:许多人同时发声)
(2) 同本义
游人哄笑观俳优。——宋· 孔平仲《上元作》
(3) 又如:哄笑;哄饮(聚众饮酒);哄伙(形容热闹,盛大);哄然;哄哄翕翕(潦潦草草;匆匆忙忙)
(4) 呵叱
叿,呵也。或作哄。——《集韵》
驺哄,呵喝声。——《篇海类篇》
象词
(1) 形容许多人大声笑或喧哗声 。如:哄咙(象声词);哄哄(嘈杂纷乱)
(2) 另见
hǒng
动词
(1) 欺骗 。如:哄脱(骗过);哄赚(欺骗);哄哄翕翕(哄说;欺骗);哄局(骗局)
(2) 逗引 。如:哄婴儿一笑;哄孩子吃药;她很会哄孩子玩;哄动(挑动,逗引)
(3) 混
四人杂在社火队里,取路哄入封丘门来。——《水浒传》
(4) 另见
hòng
名词
(1) 吵闹;喧嚣
鬨,斗也。从门,共声。——《说文》
邹与 鲁鬨。——《孟子》
(2) 又如:哄堂(喧笑声盛大,洋溢全堂);哄然(喧闹声盛大);哄堂大笑(全堂大笑)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3 giung3 [宝安腔] fung3 [客英字典] fung3 giung1 fung5 giung3 [东莞腔] 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fung3 [台湾四县腔] giung1 fung5 [陆丰腔] kiung3 [海陆丰腔] giung1 fung6
◎ 潮州话:hong1 , h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哄 | 胡貢 | 匣 | 東一 | 去聲 | 送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ngh/hunq | ɣuŋ |
详细解释
hōng
动词
(1) (形声。从口,共声。本义:许多人同时发声)
(2) 同本义
游人哄笑观俳优。——宋· 孔平仲《上元作》
(3) 又如:哄笑;哄饮(聚众饮酒);哄伙(形容热闹,盛大);哄然;哄哄翕翕(潦潦草草;匆匆忙忙)
(4) 呵叱
叿,呵也。或作哄。——《集韵》
驺哄,呵喝声。——《篇海类篇》
象词
(1) 形容许多人大声笑或喧哗声 。如:哄咙(象声词);哄哄(嘈杂纷乱)
(2) 另见
hǒng
动词
(1) 欺骗 。如:哄脱(骗过);哄赚(欺骗);哄哄翕翕(哄说;欺骗);哄局(骗局)
(2) 逗引 。如:哄婴儿一笑;哄孩子吃药;她很会哄孩子玩;哄动(挑动,逗引)
(3) 混
四人杂在社火队里,取路哄入封丘门来。——《水浒传》
(4) 另见
hòng
名词
(1) 吵闹;喧嚣
鬨,斗也。从门,共声。——《说文》
邹与 鲁鬨。——《孟子》
(2) 又如:哄堂(喧笑声盛大,洋溢全堂);哄然(喧闹声盛大);哄堂大笑(全堂大笑)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3 giung3 [宝安腔] fung3 [客英字典] fung3 giung1 fung5 giung3 [东莞腔] 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fung3 [台湾四县腔] giung1 fung5 [陆丰腔] kiung3 [海陆丰腔] giung1 fung6
◎ 潮州话:hong1 , h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哄 | 胡貢 | 匣 | 東一 | 去聲 | 送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ngh/hunq | ɣu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