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词语释义
乾隆
(1)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公元1736—1795年)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qiánlóng)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公元1736-1795)。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一张用黑墨和彩墨创作的乾隆皇帝画像是本次展览的一部分。
2、大约在200多年前,清朝的乾隆皇帝在南巡时,对地方上的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这尊宝座是1736年至1795年在位的乾隆皇帝的。
4、他带着礼品来到中国,想让乾隆皇帝看得眩晕——有机械表,天文钟,望远镜和数学仪器。
5、他的宫廷画家包括一些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和神奇的透视绘画,在乾隆花园里创作了大量壁画。
6、乾隆皇帝生前享尽一切美好事物,死后泉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了。
7、他宣称中国人有几百年饲养蚱蜢的历史,甚至乾隆,一位清朝皇帝,也是斗蜢品种的行家。
8、这只在英国出售的乾隆时期瓷瓶最后售价高于最初估价的40倍。
9、从乾隆初期即1736年正式开始,每位督抚须按月上报辖区的谷物价格。
10、皇室渊源至关重要,特别是跟乾隆与其他清朝皇帝有关的。
11、到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上海成了中国东南部的大都市和海运中心。
12、上面这幅是乾隆皇帝为欢庆新年的画像,尺寸比较大,151X63英尺。
13、据拍卖行介绍,这个花瓶高16英寸,由清官窑烧制而成,其年代可追溯至清乾隆时朝,应该在皇宫里呆过。
14、“盛世华章”故宫文物展,精选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艺术珍品。
15、乾隆花园中的27个外部结构都一直有维护,但内部结构在过去的整个世纪中几乎没有动过。
16、在18世纪时,茶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饮品。
17、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签署了乾隆花园修复保护工程协议,后者专业从事历史遗迹保护工程。
18、国立信息学研究所将中国“乾隆京城全图”转换成数字地图,并在其中添加了检索功能,只要输入地名,就可以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地方。
19、另一位清朝皇帝乾隆颁布了一项法令,以此让百官明白狩猎对军事训练和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20、上去之后,他看到小庙里有神龛、石几、香炉、石几上摆一部旧书,乾隆翻了翻,一个字也不认识。
21、玉器部分尤其以乾隆玉为精美!
22、事实上,雍正帝和乾隆帝都曾收集过大量的书籍并据此修建文库,以方便文人学者们。
23、至乾隆初,世职幼学(官学)创设,八旗世爵世职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种专门教育。
24、清乾隆时期,上党梆子已是一个成熟剧种。
25、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三次所走的陆路。都是从赵州桥上经过而南下的。
26、它是18世纪乾隆皇帝修建的。
乾隆的国语词典
清高宗的年号(西元1736~1795)。
乾隆的网络释义
乾隆 (清高宗年号)
乾隆的翻译
乾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俗作乹。形声。从乙,倝声(
)。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本义:上出) 同本义乾,上出也。——《说文》。段注:此乾字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以后,乃用为卦名,而 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
名词
(1) 八卦的首卦;天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天也。——《易·说卦传》
乾,阳物也。——《易·系辞传》
乾刚坤柔。——《易·杂卦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易·说卦》
(2) 又如:乾方(天方);乾元(天);乾施(上天的施予);乾首(天的高处);乾刚(天道刚健);乾象(天象);乾启(上天的启示);乾钧(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乾道(天道)
(3) 指君主 。如:乾化(帝王的教化);乾心(帝心);乾居(帝王);乾符(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
(4) 太阳 。如:乾晖(阳光);乾曜(太阳)
(5) 代表西北方 。如:乾冈(西北方位的山冈);乾风(西北风);乾雷(西北方的响雷)
(6) 代表男性 。如:旧时婚姻中称男方为“乾造”,男家为“乾宅”
(7) 姓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2 gon1 [梅县腔] kian2 gon1 [宝安腔] gon1 | ken2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kian2 [客英字典] ken2 gon1 kien2 [陆丰腔] gon1 kian3 [沙头角腔] gon1 kien2 [东莞腔] ken2 [海陆丰腔] kien2 gon1 [梅县腔] ki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干 | 古寒 | 見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kan | kɑ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2) 丰大;高
隆,丰大也。——《说文》
宛中隆。——《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
虽隆薛之城。——《战国策·齐策一》
隆准而龙颜。——《史记·高祖纪》
段干木之隆。——《吕氏春秋·秋期贤》
降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隆穷(隆起的样子);隆颓(高低不平的样子);隆岳(高山);隆恩(皇帝给予的特大的恩典)
(4) 国家逢勃发展;隆盛
陛下都洛阳,岂欲与 周室比隆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兴隆(兴盛);隆替(兴废);隆替无步(即好坏各不相关)
(6) 丰厚 。如:隆杀(指尊卑、厚薄之别);隆眄(即厚顾,器重);隆爱(厚爱);隆遇(优厚的待遇)
(7) 指程度深
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隆情厚谊(情谊深厚);隆寒(严寒,酷寒);隆冬
动词
(1) 升高;增高
虽隆薛之城至于天,犹之无益也。——《战国策》
(2) 又如:隆平(升平)
(3) 尊崇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4) 又如:隆礼(重用;重视);隆德(尊德,崇高的品德);隆贵(尊贵,显贵)
(5) 高出;高起
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6) 使成长
臣莽夙夜养育隆就孺子。——《汉书》
(7) 使兴盛
隆国保家。——房玄龄《晋书》
克定天下,以隆王室。——曹操《褒枣祗令》
(8) 假借为“降”。下,落
天命融隆火。——《墨子·非攻下》
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庄子·天运》
毋犯天之隆。——《管子·轻重己》
象词
(1) 常用于雷声或炮声
枪声隆然。——《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黄洋界上炮声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ng2 [东莞腔] lung2 [海陆丰腔] lung2 [陆丰腔] lun3 [客语拼音字汇] lung2 [宝安腔] lung2 [台湾四县腔] lung2 [梅县腔] lung2 [客英字典] l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隆 | 力中 | 來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liung | lĭu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