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留乞良

qǐ liú qǐ liáng [ qi liu qi liang]
注音 ㄑ一ˇ ㄌ一ㄡˊ ㄑ一ˇ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形容悲痛;凄凉。

词语解释

  1. 形容悲痛;凄凉。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你休得便乞留乞良,搥跌自伤悲。” 元 王和卿 《百字知秋令》曲:“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悲痛;凄凉。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得便乞留乞良,搥跌自伤悲。”
元王和卿《百字知秋令》曲:“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

乞留乞良的国语词典

忧愁、悲痛的样子。

汉字详情

[qi]
部首: 106
笔画: 3
五笔: TN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N
四角: 80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2) 同本义

乞,谓行匄也。——《苍颉篇》

郑伯乞盟。——《春秋·僖公八年》

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

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

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钱币乞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乞为囚虏之不暇。——宋· 苏轼《教战守策》

瑞亦屡疏乞休。——《明史》

(3) 又如:乞化(乞讨;化缘);乞言(求取可行的善言);乞邻(向邻人求取);乞粮(求人济助粮食);乞活(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乞募(求募);乞麾(求住地方长官);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神威);乞请(乞讨)

(4) 引申为请求,希望

乞,求也。——《广韵》

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左传·隐公四年》

(5) 又如:乞匄(乞求);乞免(求人赦免;自请免官);乞师(求人出兵相助);乞鞫(请求复审);乞念(乞求考虑);乞哀(乞求怜悯、饶恕);乞和(求和);乞命(请求宽宥生命)

(6) 被;叫

那和尚猛可地乞他摔住。——《清平山堂话本》

乞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水浒传》

名词

(1) 乞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话》

(2) 又如:乞俭(乞丐)

(3) 姓

英文翻译

beg; request

方言集汇

◎ 粤语:hat1
◎ 客家话:[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k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3 [沙头角腔] ngiek7 ngiet7 [宝安腔] ket7 [海陆丰腔] kiet7 kie3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had5 kiad5
◎ 潮州话:keg4 (khurk)【揭阳、潮阳】kig4(khi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九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迄入聲開口三等khiot/qiotkʰĭət
部首: 521
笔画: 10
五笔: QYVL

英文翻译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
[qi]
部首: 106
笔画: 3
五笔: TN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N
四角: 80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2) 同本义

乞,谓行匄也。——《苍颉篇》

郑伯乞盟。——《春秋·僖公八年》

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

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

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钱币乞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乞为囚虏之不暇。——宋· 苏轼《教战守策》

瑞亦屡疏乞休。——《明史》

(3) 又如:乞化(乞讨;化缘);乞言(求取可行的善言);乞邻(向邻人求取);乞粮(求人济助粮食);乞活(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乞募(求募);乞麾(求住地方长官);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神威);乞请(乞讨)

(4) 引申为请求,希望

乞,求也。——《广韵》

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左传·隐公四年》

(5) 又如:乞匄(乞求);乞免(求人赦免;自请免官);乞师(求人出兵相助);乞鞫(请求复审);乞念(乞求考虑);乞哀(乞求怜悯、饶恕);乞和(求和);乞命(请求宽宥生命)

(6) 被;叫

那和尚猛可地乞他摔住。——《清平山堂话本》

乞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水浒传》

名词

(1) 乞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话》

(2) 又如:乞俭(乞丐)

(3) 姓

英文翻译

beg; request

方言集汇

◎ 粤语:hat1
◎ 客家话:[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k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3 [沙头角腔] ngiek7 ngiet7 [宝安腔] ket7 [海陆丰腔] kiet7 kie3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had5 kiad5
◎ 潮州话:keg4 (khurk)【揭阳、潮阳】kig4(khi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九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迄入聲開口三等khiot/qiotkʰĭət
liáng [liang]
部首: 607
笔画: 7
五笔: YVE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AV
四角: 3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善良)

(2) 同本义

良,善也。——《说文》

德音无良。——《诗·邶风·日月》

人之无良。——《诗·鄘风·鹑之奔奔》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袆、 董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天良(良心);驯良(和顺善良);良正(善良正直)

(4) 良好;美好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良田美池。——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赵之良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富家良马。——《淮南子·人间训》

(5) 又如:良图(好办法);良牧(好官);良死(安享天年而死。即好死、善终);良沃(良田,肥沃的田地);良朋(好朋友);良书(好书,益书);良罟(好的渔网);良贱(好坏老少之人);良士(贤士);良吏(贤良的宫吏);良妻(贤淑的妻子。即贤妻)

(6) 优秀

天下之良工也。——《孟子》

(7) 又如:良弓(善于制造弓的人);良工(技艺精妙的匠人);良疱(技艺精妙的厨师);良匠(手艺精巧的工匠);良车(制作精良的车子);良史(古称不畏权势,记事忠于史实的史官);良干(廉洁正直的高级官员);良笔(指历史家维护正义、忠于史事的记叙笔法)

(8) 和悦;和善

其容良。——《荀子·非十二子》

(9) 大 。如:良鱼(大鱼);良枣(大枣的别名);良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

(10) 吉祥 。如:良月(吉祥的月份);良贞(吉卦);良时(吉时)

(11) 和乐;欢悦 。如:良晤(欢聚);良游(畅游);良聚(良会,欢聚)

(12) 长,久;深

良夜乃罢。——《汉书》

(13) 又如:良夜(长夜);良宵(长夜)

(14) 通“谅”。诚实,信实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副词

(1) 很,甚,极其,非常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确实;果然

諸將皆以爲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史记·赵世家》

(3) 又如:良然(果然。确实如此)

名词

(1) 首;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不知者,良知也。——《孟子》

(2) 首领;首长

右无良焉,必败。——《左传》

(3) 遵纪守法的公民 。如:除暴安良;良耆里老(年长的平民百姓);良俊(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良逸(贤才);良禽择木(比喻贤者择主而事);良家子女;良丁(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4) 通“埌”。坟墓

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庄子·列御寇》

动词

(1) 认为好

良司臣而逸之。——《左传》

(2) 能够

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

(3) 又如:良比(堪与比美)

(4) 善于 。如:良民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良冶(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

英文翻译

good, virtuous, respec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台湾四县腔] li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东莞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