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

yǐ mí [ yi mi]
注音 一ˇ ㄇ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乙醚 yǐmí

(1) 无色挥发性液体,有特殊气味,极易燃烧,分子式C 2 H 5 OC 2 H 5 ,用作溶剂、医用麻醉剂

ether

词语解释

  1. 有机化合物,醚的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极易燃烧。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安全性高,麻醉效力好。

引证解释

⒈ 有机化合物,醚的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极易燃烧。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安全性高,麻醉效力好。

乙醚的国语词典

一种常用的挥发性有机溶剂。无色透明,遇火会燃烧爆炸。可作为麻醉剂。

乙醚的网络释义

乙醚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 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7134。熔点-116.3℃。沸点 34.6℃。折光率1.35555。闪点(闭杯)-45℃。易燃、低毒。

乙醚的翻译

英语: ether, diethyl ether C2H5OC2H5
德语: Äther (S)​, Diäthyläther; Diethylether; Ethoxyethan (S, Chem)​, Ether; Äther (S, Chem)​
法语: éther diéthylique

乙醚造句

萃取物质,溶于酒精,其他溶解物,不易挥发的乙醚。
但他骑虎难下,又心痒难搔,于是掏出装着医用麻醉乙醚的瓶子,再拿出一张湿毛巾,对邹芊芊低声道你确定?这可是你哥。
以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丙氧基化改性的麦草碱木质素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木质素基环氧树脂。
研究人员使用的方法是将咖啡渣隔夜使其干燥,然后放入一些常见的化学溶剂中,例如正己烷、乙醚和二氯甲烷,来溶解咖啡渣中的油类成分。
方法:用乙醚萃取,弃水相,蒸干乙醚,凝胶层析柱分离得蒽衍生物。
性状:深绿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带青铜光泽,无气味,溶于水、乙醇、氯仿;不溶于乙醚,水溶液为蓝色。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用环氧丙烷对碱木质素进行丙氧基化改性后,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木质素基环氧树脂。
在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吸入式麻醉剂之后,乙醚和氯仿的使用逐渐的减少,直到如今已不在外科手术中使用了。
第十二堂:乙醇,乙醚,环氧化物,硫化物。
炼金术士经常充当药剂师把氯化金和乙醚制成的药品当成治病良方,戴安娜很有可能是被驻颜圣药所害。
方法笼捕后,乙醚麻醉处死后解剖检查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莰烯与乙醇加成生成异菠基乙醚的反应。
采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及水作溶剂,对四川汉源花椒作了精油提取研究。
首次以杂多酸为催化剂采用酯化法合成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用乙醚、乙酸乙酯、甲醇三种溶剂对补骨脂进行了提取。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金华火腿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所得蒸馏液以乙醚萃取后再使乙醚挥发得到浓缩液,最后以色谱一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和鉴定。
我觉得我就有一颗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路边走过一只小强我都舍不得用脚踩死,顶多用乙醚闷倒。六六 
几种有机溶剂中,又以乙醚的提取性能最好。
记者发现,在淘宝网上就能买到类似的物品,而且也可以加涂乙醚等麻醉剂。
本文针对传统合成邻氨基苯乙醚工艺方法中的缺点,对催化氢化法制备邻氨基苯乙醚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6
笔画: 1
五笔: NNL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U
四角: 1771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2) 同本义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说文》

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陆机《文赋》。注:“抽也。”

其於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史记·律书》

(3) 又如:乙乙(难出之貌)

(4) 第二,次一等 。如:乙部(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名词

(1) 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甲乙。——《礼记·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注

帝乙归妹。——《易·泰》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左传·哀公九年》

(2) 某人

甲乙同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甲先得举。

(3) 又如:某甲某乙

(4) 鱼腮骨

狼去肠…鱼去乙。郑玄注:“乙,鱼体中害人者名也。今 东海容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不可出。”——《礼记·内则》

(5) 虎两肋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宋· 苏轼《寄微轩》

动词

碾压;压抑

西太守,乙卯金。——《后汉书》。李贤注:“乙,轧也。 述 言西方太守能轧绝卯金也。”

英文翻译

second; 2nd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3 jyu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et7 [宝安腔] jet7 [海陆丰腔] rit7 ret7 [东莞腔] jet7 [梅县腔] jat7 [客语拼音字汇] yad5 [客英字典] jet7 [陆丰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jit7 jet7
◎ 潮州话:ig4(ik 旧时:it)【揭阳】êg4(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筆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ʔĭĕtqit/yt
[mi]
部首: 714
笔画: 16
五笔: SGOP
五行:
仓颉: MWYFD
四角: 19639

详细解释

名词

一种挥发性的可燃的不溶于水而脂溶的液体(C 2 H 5 ) 2 O ,具有独特的芳香味,由乙醇与硫酸一起蒸馏获得,主要用作溶剂和麻醉剂

英文翻译

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ma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mi2 [宝安腔] m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