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虚而入

chéng xū ér rù [ cheng xu er ru]
繁体 乘虛而入
注音 ㄔㄥˊ ㄒㄨ ㄦˊ ㄖ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虚:空虚。趁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也作“趁虚而入”。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成语辨析

乘;不能写作“趁”。

成语用法

乘虚而入偏正式;作谓语;多用于军事。

引证解释

⒈ 趁其空虚而侵入。

《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周人便趁着机会强大了起来,终竟乘虚而入,把殷朝灭掉了。”
明刘基《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
清魏源《书古微例言中》:“即伪孔《传》亦乘马郑支离臆説之极弊而乘虚以入者。”

乘虚而入的国语词典

趁著对方空虚不备的时候进入。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范阳卢蔚醮本命验》:「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也作「乘隙而入」。

乘虚而入的网络释义

乘虚而入

  • 乘虚而入(chéng xū ér rù),成语,比喻乘着虚弱疏漏的时候进入,也比喻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出自宋朝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
  • 乘虚而入的翻译

    英语: to enter by exploiting a weak spot (idiom)​; to take advantage of a lapse
    日语: 虚(きょ)に乘じて蕑りこむ
    俄语: вопóльзоваться оплóшностью

    乘虚而入造句

    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细菌和蚊虫就会乘虚而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日军大部队出外围剿,游击队乘虚而入,一举端了日军老窝。
    敌人昨天才到,我们应该乘虚而入,打他个措手不及。
    处于感情真空期的女人是很脆弱的,虽然乘虚而入会使追求她们变的很容易,但是这种感情往往持续不长,这个时期发生的恋情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当她们逐渐的从上一段感情中恢复的时候,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去。
    先假装交朋友,再乘虚而入,直捣黄龙。
    甲国攻击乙国,不料丙国乘虚而入,灭了甲国,这真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我们要谨防敌人乘虚而入。
    如果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抵抗力一差,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小妞们刚开始大学第一年的生活,学长们就乘虚而入。
    念佛打坐入定时,也要防备小蚊子乘虚而入,叮咬得修行人遍体又痒又痛呀。
    在这困难关头,亚雷乘虚而入,用金钱诱逼苔丝和他同居.
    一旦宝宝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就有可能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
    他也未因自己受伤而乘虚而入……
    当所有的头绪都来不到的时候,失望和疲惫就会乘虚而入。
    梁素荣有一个同事,已经窥测很久,这时乘虚而入。
    他娘的,这就叫乘虚而入,等老子好了,非扒了你这个臭娘们。
    你太坏了,好好的生日给我搞成这样,你完全就是乘虚而入。
    骑士们被Decade杀的所剩无几,而修卡此时也乘虚而入。
    绝望是它即将要死了,但它恨宁南这个人类,狠这个人类乘虚而入。
    这个时候,真不能讲什么江湖道义,果断乘虚而入一刀结果了他。

    汉字详情

    chéng,shèng [cheng,sheng]
    部首: 103
    笔画: 10
    五笔: TU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LP
    四角: 20901

    详细解释

    ché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如:8乘以7得56

    名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shèng

    名词

    (1) 用以指车兵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

    (2)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3) 又如:乘籍(史书)

    量词

    (1)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3) 用以计算车子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

    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 梁。——《战国策·齐策》

    (4)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

    (5) 用以计算马。四匹

    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

    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 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

    (6)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

    (7) 用以计算船只

    舫千余乘。——《宋书》

    (8)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9)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

    (10)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

    (11)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ride, ascend; avail oneself of;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sing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sin4 sin4 [梅县腔] shin1 shin5 [陆丰腔] shin5 [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东莞腔] sin2 [海陆丰腔] shin1 shin2 shin5 [宝安腔] sin1 sin2 | sin3 sin5 [沙头角腔] sin5 [台湾四县腔] sen1 sen2 sen5
    ◎ 潮州话:sêng5 sêng6 (sêng s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陵平聲開口三等zsjing/djongdʑʰĭəŋ
    [xu]
    部首: 608
    笔画: 11
    五笔: HAO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TC
    四角: 21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 )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说文》

    河出 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3)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4) 住所;处所

    郑国,今 河南之 新郑,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虚也。——《汉书》

    (5)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政》

    (6) 又如:虚土(荒芜之地);虚荒(荒芜,荒废);虚空(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虚墓(墟墓。丛葬的基地)

    (7) 乡村市集

    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一虚皆惊

    (8) 又如:虚市;虚里(墟里,村庄);虚邑(墟落;村落);虚所(集市);虚城(墟落和城邑);虚落(墟落。村庄)

    (9) 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淮南子·泛论》

    (10) 又如:虚隙(空隙,漏洞)

    (11) 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12) 又如:虚皇(天帝,指玉帝);虚碧(指清澈碧蓝的天空);虚檐(凌空的房檐);虚极,虚象(指太空);虚亡(高空;太空)

    (13) 指抽象的理论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予之学出于导虚。——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14) 又如:虚比浮词(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虚空横拟(凭空想像);虚喻浮言(说空话;说没有根据的话);虚灵(生动而不可捉摸);虚见(无根之论;浮浅之见)

    (15) 姓

    形容词

    (1) 空虚,与“实”相对

    虚,空也。——《尔雅》

    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有凭虚公子者。——张衡《西京赋》

    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2) 又如:虚箦(屁);虚火(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虚爵(空的饮酒器);虚壑(空谷);虚器(中空的器物);虚花(虚幻不实)

    (3) 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如:虚儾(过度宽松);虚笼笼(疏松的样子);虚闲(疏朗有致);虚薄(虚浮,不笃实)

    (4) 稀少

    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弥大《清溪弄兵录》

    (5) 虚弱

    虚稼先死。——《吕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实也。”

    (6) 又如:虚劣(虚弱);虚城(虚弱的城邑);虚孱(虚弱无能);虚顿(虚弱疲惫);虚弊(虚弱疲敝,贫乏疲困);虚惫(虚弱疲惫)

    (7) 空闲;间断 。如:虚日(空闲的日子);虚闲(空闲;清闲)

    (8) 心慌,不踏实 。如:虚心架子(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

    (9) 谦虚

    足下虚心。——《汉书·李广苏建传》

    心不能虚。——清· 刘开《问说》

    心之不虚

    (10) 又如:虚中(谦虚;虚心);虚己(犹虚心);虚忝(谦词。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虚受(虚心接受);虚恭(谦虚、恭敬)

    (11) 虚假,不真实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又如:虚科(虚情假意);虚脾甜口(虚情假意);虚脾胃(虚情假意);虚下(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虚嚣(虚假不实;欺诈)

    (13) 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

    (14) 又如:虚皇坛(道教太虚神的祭坛);虚夷(恬淡寡欲);虚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故称)

    动词

    (1) 使空出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子复思,且征以代,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旁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虚中乐喜。——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虚左(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古代车位以左为尊,故虚以待之);虚宁(帝位空悬)

    (3) 通“居”。居住

    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荀子·大略》

    (4) 使成为废墟

    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荀子》

    (5) 耗费

    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墨子》

    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史记》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贾生年少虚垂涕。—— 李商隐《安定城楼》

    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虚邀(空邀;白请);虚生(徒然活着,白活);虚花(白白地耗费);虚过(白白地度过);虚劳(白费力气);虚费(白白地消耗);虚废(白白丢弃)

    英文翻译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魚平聲開口三等khio/qivkʰĭo
    ér [er]
    部首: 604
    笔画: 6
    五笔: DM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BLL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颊毛也。——《说文》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词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词

    (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lu2 [海陆丰腔] ri2 [梅县腔] j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lu5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re5 (z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之平聲開口三等nji/rionʑĭə
    [ru]
    部首: 222
    笔画: 2
    五笔: T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enter, come in(to), 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pnjip/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