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机打劫

chéng jī dǎ jié [ cheng ji da jie]
繁体 乘機打劫
注音 ㄔㄥˊ ㄐ一 ㄉㄚˇ ㄐ一ㄝ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成语用法

乘机打劫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乘机打劫的网络释义

乘机打劫

  • 指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 乘机打劫造句

    他们本来看易浩只有一个人,而且还是暗牧,才想着乘机打劫,没想到这在他们看来一碰就死的脆皮暗牧竟然这么“嚣张”。
    中国境内的一些窝主、海寇、奸商和流氓分子也乘机打劫,与倭寇狼狈为奸,为害百姓。
    天启皇朝瞬间陷入了动荡与不安,无数的的百姓妻离子散丧命于异族之手,而在皇朝之外,元古、四神、曜日等皇朝乘机打劫,整个天启皇朝陷入了生死两难之地。
    张涛白天跟着林深到山里转了一圈,猎了几头野猪,这家伙一下就上瘾了,现在吃着烤肉喝着山药酒大呼过瘾,乘机打劫林深一把。

    汉字详情

    chéng,shèng [cheng,sheng]
    部首: 103
    笔画: 10
    五笔: TU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LP
    四角: 20901

    详细解释

    ché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如:8乘以7得56

    名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shèng

    名词

    (1) 用以指车兵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

    (2)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3) 又如:乘籍(史书)

    量词

    (1)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3) 用以计算车子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

    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 梁。——《战国策·齐策》

    (4)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

    (5) 用以计算马。四匹

    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

    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 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

    (6)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

    (7) 用以计算船只

    舫千余乘。——《宋书》

    (8)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9)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

    (10)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

    (11)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ride, ascend; avail oneself of;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sing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sin4 sin4 [梅县腔] shin1 shin5 [陆丰腔] shin5 [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东莞腔] sin2 [海陆丰腔] shin1 shin2 shin5 [宝安腔] sin1 sin2 | sin3 sin5 [沙头角腔] sin5 [台湾四县腔] sen1 sen2 sen5
    ◎ 潮州话:sêng5 sêng6 (sêng s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陵平聲開口三等zsjing/djongdʑʰĭəŋ
    [ji]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HN
    四角: 47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木名。桤木树

    机,机木。从木,几声。——《说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

    春机杨柳。——左思《蜀都赋》

    (2) 通“几”。几案,小桌子

    奔其机。——《易·涣》。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庄子·秋水》

    围巾几(机)筵。——《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机杖(几案与手杖);机案(泛指案桌);机筵(几案和坐席);机榻(几案与床榻)

    名词

    (1) (形声。从木,幾( )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 )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注:“枢机,发动也。”

    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一龙发机。

    一龙机发。

    机发吐丸。(机关发动吐出铜丸。)——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机牙(机互。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机括(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可开关的机械装置;圈套,计谋;机密,关键);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机发(谓弩机发射)

    (4) 指机械,器械

    在璇机玉衡。——《虞书》。马注:“机,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

    公输班为 楚设机。——《战国策·宋策》

    (5) 又如:工作母机;电动机;起重机;柴油机;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6) 捕鸟兽的机关

    机,捕兽机槛也。——《后汉书·赵壹传》注

    (7) 又如:机弋(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机阱(圈套;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机网;机槛(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

    (8) 指织机

    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易·通卦》

    多于机上之工女。——唐· 杜牧《阿房宫赋》

    (9) 又如:机绝(织锦的绝巧);机房仔(方言。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机神(织机之神);机素(织机上的白绢);机梭(即机杼。指织机);机轴(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10) 事物的关键;枢纽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11) 又如:机门(关键,机密所在);枢机(事物的关键);机缄(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后用以指运气);机密房(机要部门办事处所);机柄(权柄;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12) 事物变化之所由

    皆出于机。——《列子·天问》。注:“机者,群有之始。”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13) 又如:机由(契机,原由);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14) 先兆,征兆

    知机其神乎。——《易·至乐》

    睹其机兆。——《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15) 又如:机兆(先兆);机道(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机微(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事机萌动未发之时)

    (16) 时机,机会

    因机变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7) 又如: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比喻时机短暂);机便(机会;机宜)

    (18) 计策,计谋 。如:机见(计策,谋略,智谋);机勇(机谋与勇气);机略(谋略,韬略);机钤(犹机智机谋);机画(谋略)

    (19) 心计;心意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三国演义》

    (20) 又如:机括(计谋,心思);机轴(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21) 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大熊座γ星,,又称玑或天玑 。如: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

    (22) 指飞机 。如:机群;机声(飞机声)

    (23) 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24) 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形容词

    (1) 机巧;机灵灵巧

    大夫不闻齐、 鲁之多机乎?——《列子·仲尼》

    (2) 又如:机急(机智敏捷);机悟(反应快理解力强);机捷(机警敏捷);机巧心术(机诈权变的心计);机带双敲(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双敲:双关)

    (3) 通“异”。殊异 。如:机服(异服。奇异的服装)

    (4) 危险

    处高而不机。——《淮南子·原道》

    英文翻译

    desk; machine; mo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gei2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kjii/kiki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
    jié [jie]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FCL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GIKS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2) 威胁;威逼

    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

    劫之以众。——《礼记·儒行》

    已珉欲以齐秦劫 魏。——《战国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4) 抢夺;强取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

    谋劫单于母。——《汉书·李广苏建传》

    行劫缚者。——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劫掳(抢劫掳掠);劫鞘(抢劫鞘银);劫磷(劫难;灾难。磷:薄;损伤);劫剞(抢劫掠夺);打劫(抢劫);行劫(进行抢劫)

    名词

    (1) 盗贼,劫匪 。如:劫人(强盗);劫帅(盗贼的首领);劫盗(强盗;劫贼);劫贼(强盗;土匪)

    (2) 佛教名词。“劫波”(或“劫簸”)的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指天灾人祸 。如:劫灰(本为佛教所谓“劫火”之余灰,后多指战乱后留下的残迹);劫内(在大难、厄运之中);劫磨(灾难;折磨);劫花(凋谢之花)

    (3) 围棋术语,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

    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 陈木南又要输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ap7 [海陆丰腔] giap7 [梅县腔] giap7 [东莞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陆丰腔] giap7
    ◎ 潮州话:giab1 (kiap)「澄海」gi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三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怯入聲開口三等kĭɐpkiap

    乘机打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