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呵呵

lè hē hē [le he he]
繁体 樂呵呵
注音 ㄌㄜˋ ㄏㄜ ㄏㄜ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乐呵呵 lèhēhē

(1) 形容高兴的样子

这样乐呵呵的,要是有条尾巴他真会摇起来的
tickle; houyant; gay; as cheerful as a lark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形容高兴的样子。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他们不让我进屋,但在发现我对这种神秘学说也算略知一二之后,他们乐呵呵地在别处给我展示了他们的法术。
2、“你好,托比,”她乐呵呵地说。
3、迈克尔是那种你真想恨一恨的家伙,他总是乐呵呵的,总是说些积极上进的话。
4、这儿的人总是乐呵呵的,但当你和他们聊起来,就会发现他们还欠着租金,几乎要撑不下去了.接下来几个月,这儿的公司要麽生存要麽倒闭.
5、不仅饭菜可口,而且他们老是那么兴高采烈,我们在他们的感染下也都乐呵呵的。
6、他们乐呵呵地跟你打招呼。
7、她逢人便乐呵呵地说:“我说吧,没有过不去的坎,现在生活多好啊。”
8、穿着比基尼的小明星,和秀兰?邓波儿,黛娜萧尔,爱莎?威廉姆斯那样的大名人和这个乐呵呵雪人的合影随处可见。
9、毫无悬念,乐呵呵的一伙想要快乐。
10、罗姆尼说,中国人正在乐呵呵地数钱。
11、我们常常取笑约翰的秃头,可他总是乐呵呵的从来不急。
12、他是一个乐呵呵的人,但周一早上却是一副可怜相。
13、他很快就想象出一只不受约束的老鼠,这只老鼠和它的创造者一样,无论世人怎样侮辱,都能承受,仍然是乐呵呵的。
14、米拉奇先生面部红润,乐呵呵地,抽抽起烟来一根接一根,是第六代树木专家,说:“人人都知道问题所在,人人都听到那些坏消息,而这就是解决之道。”
15、他乐呵呵地劝阻开了双方,方式就好比一位和蔼的叔叔拉开了一对吵架的小孩,而后就消失了。
16、他总是乐呵呵的,一直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
17、他总是乐呵呵的,一直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8、在孩子的心中,圣诞老人的形象就是一个胖胖的乐呵呵的老爷爷,裹着红衣服,戴着红帽子,有大把长长的白胡子。
19、她像她的母亲,总是乐呵呵的。
20、圣诞老人长得胖胖的,总是乐呵呵的。
21、老头回来了,他戴着蓝色围裙、套袖,屋里屋外乐呵呵地忙活着,不时还抽空和老太说上一二句我听不懂的方言。
22、这雕塑挺好玩的——解读高孝午的雕塑艺术洪顺章高孝午在我的印象中总是乐呵呵的,很有人缘。
23、王先生整天乐呵呵的。毕竟,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24、孩子们吃著饼干,乐呵呵地看著我们。
25、他家永远是闹哄哄乐呵呵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乐和和”。高兴、快活的样子。

曹禺《原野》第一幕:“我的儿子要娶了这么个儿媳妇,盖上棺材盖,我都是乐呵呵的。”
峻青《山鹰》:“他不但没现出半点难受的样子,反而乐呵呵的和大家又说又笑,好像根本没有事似的。”
杨朔《十年》:“一家人乐和和地吃了顿饭,天也就不早了。”

乐呵呵的国语词典

非常高兴的样子。

如:「他为人随和,终日乐呵呵,好像没什么烦恼。」

乐呵呵的网络释义

乐呵呵

  • 乐呵呵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形容高兴的样子。
  • 乐呵呵造句

    营业员王阿姨一天到晚乐呵呵地接待顾客。
    我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我们不是恋人但情意更浓,我们不是鱼和水但我们不可分离。我最亲爱的,姐妹日一定要记得穿的美美的,心情乐呵呵,抽空想想我,心里甜甜的。
    生生世世一辈子,日日夜夜在一起,快快回家见一见,乐乐呵呵看到你。
    小明捧着奖状乐呵呵地走进家门。
    她是一个很开朗快乐的人,每天都乐呵呵的。
    这样的人最受人喜欢,因为这种人嘴巴特别会说,只要这种人对你是真心的。和这种人过日子,每天都会乐呵呵的。
    当一个男人大笑着把啤酒倒在另一个人头上时,他们都在乐呵呵地看着。
    别看他平常乐呵呵的,发起火来像头狮子。
    我们正乐呵呵地爬山时突然遇见一条大狗,我们吓得拔腿就跑。
    爷爷高兴起来就像一个孩子似的,乐呵呵地转悠着。
    他是一个乐呵呵的人,但周一早上却是一副可怜相。
    柳逸玄一脸春色,眉欢眼笑,乐呵呵的走了进去。
    她乐呵呵地抓着苏舒的手,问长问短,暄寒问暖。
    赵静像是发现了天大秘密,小脸乐呵呵,很开心的模样。
    销售小姐乐呵呵的问收银老帮娘。
    父子二人喝着酒,李秀英端着饭碗乐呵呵的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
    苗福南乐呵呵地和冷玉明开着玩笑。
    陆逸乐呵呵的笑着说道,一点没有决战的紧张气氛。
    虽然小妖是有钱人,可是不是那种娇惯到非五星级不吃的主,倒是也能乐呵呵地参观一番。
    大学生活轻松过,独立生活靠自我,各种社团花样多,多才多艺新生活,课余时间真是多,学点技能也不错,愿你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乐呵呵!

    汉字详情

    lè,yuè,lào [le,yue,lao]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Q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VD
    四角: 72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喜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并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

    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

    (3) 安乐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4) 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

    (5) 乐于;安于

    英雄乐业。——《资治通鉴》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洪亮吉《治平篇》

    亦乐生焉。——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

    先生乐游。

    (7) 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

    (8) 感到快乐,享受

    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笑 。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

    名词

    (1) 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

    (2) 乐趣

    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水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

    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

    (4) 姓

    (5) 另见 yuè

    yu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 同本义

    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

    伶伦作乐。——《礼记·世本》

    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

    以乐传教。——《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

    和乐之本。

    置酒设乐。——《汉书·李广苏建传》

    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乐作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

    (5) 乐器

    乐既和奏。——《诗·小雅·宾之初筵》

    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

    (6) 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7) 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乐具入奏。——《诗·小雅·楚茨》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论语》

    (8) 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

    (9) 姓

    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后汉书·列女传》

    动词

    (1) 唱,用口发音乐音

    比单而乐之。——《礼记》

    (2) 奏乐

    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辽史》

    (3) 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

    (4) 另见

    là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lok6 ngok6
    ◎ 潮州话:lak8 ghaoh8 lok8 ngau6

    宋本广韵

    hē,ā,á,ǎ,à,a [he,a,a,a,a,a]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SKG
    仓颉: RMNR
    四角: 61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弯

    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就走出去了。——茅盾《子夜》

    (2) 另见 ā;a;hē;kē

    动词

    (1) (形声。从口,可声。本义: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

    (2) 同本义

    訶,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说文》

    訶,怒也。——《广雅·释诂二》

    纵而弗呵虖。——《汉书·食货志》。注:“责怒也。”

    青邶之山有鸟焉,其音若呵。——《山海经·南山经》

    呵,责也。——《玉篇》

    王出而訶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呵咄(大声斥责;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殴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骂);呵逐(斥骂驱逐);呵问(责问;盘究)

    (4) 喝道,喝令行人让路

    武夫前呵,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5) 又如:呵引(呵道);呵卫(喝道护卫的人);呵道(亦作“呵导”。古时贵人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6) 呼叫 。如:呵噪(众声呼叫);呵吓(喧哗)

    (7) 嘘气;哈气  。如: 呵手(向手嘘气使暖);呵冻(冬天手指冻僵或笔砚成冰,呵气使温暖或融解);呵砚(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8) 喝

    次日早辰,小鸦儿吃了几个冷饼,呵了两碗热水,依旧挑了担子出去。——《醒世姻缘传》

    你不吃,呵嗏儿罢。——《金瓶梅词话》


    表示惊讶 。如:呵,这小伙子真棒!呵会(幸会)

    象词

    (1) 笑声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词

    (2) 又如:呵呵(笑声);呵呵大笑

    (3) 另见 ā;a;hā;kē

    (1) ——译音用字。如:呵罗单,古国名,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

    (2) 另见

    ā

    叹词

    (1) 表示惊异或赞叹。同“啊”

    呵,青春,愿你光芒四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2) 另见 a;hā;hē;kē

    a

    助词

    (1) 表示感叹或惊讶的语气

    安家立业了,日子过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周立波《暴风骤雨》

    (2) 另见 ā;hā;hē;kē

    英文翻译

    scold; laughing sound; yawn

    方言集汇

    ◎ 粤语:ho1 ho2
    ◎ 客家话:[陆丰腔] ha1 [梅县腔] ho1 ho5 ha5 [台湾四县腔] ho1 [客英字典] ho1 o1 [海陆丰腔] ho1 [客语拼音字汇] ho1 ho4 ko1 ko2 [宝安腔] ko1 ho1 | o1
    ◎ 潮州话:o1 ho1 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虎何平聲開口一等ha/xa
    hē,ā,á,ǎ,à,a [he,a,a,a,a,a]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SKG
    仓颉: RMNR
    四角: 61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弯

    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就走出去了。——茅盾《子夜》

    (2) 另见 ā;a;hē;kē

    动词

    (1) (形声。从口,可声。本义: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

    (2) 同本义

    訶,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说文》

    訶,怒也。——《广雅·释诂二》

    纵而弗呵虖。——《汉书·食货志》。注:“责怒也。”

    青邶之山有鸟焉,其音若呵。——《山海经·南山经》

    呵,责也。——《玉篇》

    王出而訶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呵咄(大声斥责;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殴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骂);呵逐(斥骂驱逐);呵问(责问;盘究)

    (4) 喝道,喝令行人让路

    武夫前呵,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5) 又如:呵引(呵道);呵卫(喝道护卫的人);呵道(亦作“呵导”。古时贵人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6) 呼叫 。如:呵噪(众声呼叫);呵吓(喧哗)

    (7) 嘘气;哈气  。如: 呵手(向手嘘气使暖);呵冻(冬天手指冻僵或笔砚成冰,呵气使温暖或融解);呵砚(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8) 喝

    次日早辰,小鸦儿吃了几个冷饼,呵了两碗热水,依旧挑了担子出去。——《醒世姻缘传》

    你不吃,呵嗏儿罢。——《金瓶梅词话》


    表示惊讶 。如:呵,这小伙子真棒!呵会(幸会)

    象词

    (1) 笑声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词

    (2) 又如:呵呵(笑声);呵呵大笑

    (3) 另见 ā;a;hā;kē

    (1) ——译音用字。如:呵罗单,古国名,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

    (2) 另见

    ā

    叹词

    (1) 表示惊异或赞叹。同“啊”

    呵,青春,愿你光芒四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2) 另见 a;hā;hē;kē

    a

    助词

    (1) 表示感叹或惊讶的语气

    安家立业了,日子过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周立波《暴风骤雨》

    (2) 另见 ā;hā;hē;kē

    英文翻译

    scold; laughing sound; yawn

    方言集汇

    ◎ 粤语:ho1 ho2
    ◎ 客家话:[陆丰腔] ha1 [梅县腔] ho1 ho5 ha5 [台湾四县腔] ho1 [客英字典] ho1 o1 [海陆丰腔] ho1 [客语拼音字汇] ho1 ho4 ko1 ko2 [宝安腔] ko1 ho1 | o1
    ◎ 潮州话:o1 ho1 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虎何平聲開口一等ha/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