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

wū lǔ mù qí [ wu lu mu qi]
繁体 烏魯木齊
注音 ㄨ ㄌㄨˇ ㄇㄨˋ ㄑ一ˊ

词语释义

乌鲁木齐 Wūlǔmùqí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Urumqi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Urumqi]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乌鲁木齐(Urumqi)简称“乌市”,旧称迪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市辖七区一县,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12.2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3万人,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锡伯等52个民族。乌鲁木齐是中国大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新兴城市,高度集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资源地位,交通枢纽地位,超广的地域辐射面积,这些都促使乌鲁木齐拥有强大综合实力,成为西部核心城市…

乌鲁木齐的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称新疆省迪化市。参见「迪化市」条。

乌鲁木齐的网络释义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

  • 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全市面积为14216.3平方公里,辖7区1县,2017年末户籍人口为222万。
  •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乌鲁木齐市现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 乌鲁木齐最初因清朝在新疆驻军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
  • 乌鲁木齐是中国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12月,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 乌鲁木齐造句

    据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及前后,乌鲁木齐铁路局将采取加开直通临客、延长车票预售期等措施,以应对紧张的春运客流高峰。
    乌鲁木齐剪毛机占领澳洲市场,乌鲁木齐。
    亚洲腹地的“园林城市”的一处休闲场所,号称“小绿谷”。
    随着公交线路和车辆的增长,眼下乌鲁木齐出现了公交车司机告缺的情形。
    来自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青年帕哈尔提用自己沙哑的嗓音、沧桑的声线、一把吉他和一个故事,征服了好声音的舞台,也让杨坤和那英落下了热泪。
    在多个比赛项目中,乌鲁木齐市代表队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队员们争金夺银的频率令人眼花缭乱。
    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自来水管受污染农妇腹泻家鸡死亡。
    图为伊再提在乌鲁木齐天山区团结路办起的第一个免费书摊。
    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袁国映表示,乌鲁木齐周边郊区土地主要是棕钙土,这类土壤的特性是表面覆盖几十厘米不等的土层,土层下是石砾层,然后是石质层。
    乌鲁木齐一司机忘加油高速路空挡滑着走。
    需要广大考生注意的是,乌鲁木齐市人社局和各用人单位不指定考试用书,也未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请勿上当受骗。
    对于这则虚假招聘信息,乌鲁木齐铁路局表示,为了保证新疆动车组的服务质量,现有的“动姐”都是从既有的乘务人员中优中选优产生的。
    据推测,周日发生在乌鲁木齐维吾尔族聚居区大巴扎的示威活动的导火索,就是发生在中国南方的这起民族暴力冲突。
    四月中旬,一位准新娘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宏大商城婚纱礼服租售店内试穿婚纱。
    持续不断的大雾天气给乌鲁木齐带来诸多不便。
    乌鲁木齐金都收藏品市场一位姓邓的邮商介绍说。
    日,在乌鲁木齐北园春干鲜果批发市场,水果摊摊主将“人参果”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又是一座标志性建筑。
    乌鲁木齐女孩中“美男计”遭网友强暴。
    厦门、杭州、乌鲁木齐、温州的区号是多少?

    汉字详情

    wū,wù [wu,wu]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QNGD
    姓名学:
    仓颉: PVSM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形容词

    (1)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副词

    (1)  怎么; 怎么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潮州话:ou1, u1

    宋本广韵

    [lu]
    部首: 810
    笔画: 12
    五笔: QG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WMA
    四角: 27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

    (2) 同本义

    (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林义光《文源》

    (3) 迟钝,愚钝

    参也鲁。——《论语》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4) 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

    (5) 莽撞,粗野 。如:粗鲁(粗暴鲁莽)

    英文翻译

    foolish, stupid, rash; vulgar

    方言集汇

    ◎ 粤语:lou5

    宋本广韵

    [mu]
    部首: 420
    笔画: 4
    五笔: SSS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
    四角: 4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英文翻译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卜屋一入聲開口一等mukmuk
    [qi]
    部首: 611
    笔画: 6
    五笔: YJJ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LL
    四角: 0022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11) 通“斋”( zhai)。肃敬

    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动词

    (1) 同等,相等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zhāi)。斋戒

    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副词

    (1) 同,并,一齐,皆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介词

    (1) 从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名词

    (1) 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肚脐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名词

    (1) 通“剂”。调味品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

    (2) 合金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周礼·考工记·辀人》

    (3) 通“跻”。登,升

    帝命不违,至於汤齐。——《诗·商颂·长发》

    zhāi

    (1) 通“斋”。

    斋戒:齐三日而后行。

    庄敬:齐庄。齐严。

    英文翻译

    even, uniform, of equal l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ca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