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

wū lín [ wu lin]
繁体 烏林
注音 ㄨ ㄌ一ㄣˊ

词语释义

1.地名。在湖北省嘉鱼县西,位于长江北岸。赤壁之战,周瑜曾破曹兵于此。后以乌林指此战役。 2.吴鼓吹曲名。

词语解释

  1. 地名。在 湖北省 嘉鱼县 西,位于 长江 北岸。

    赤壁 之战, 周瑜 曾破 曹 兵于此。后以 乌林 指此战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岁又与 周瑜 、 程普 等西破 曹公 於 乌林 ,围 曹仁 於 南郡 。”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 官渡 厠一卒, 乌林 预艰阻。”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饶公郑常墓志铭》:“ 洛城 逆战,壮於 白马 之兵; 河桥 解围,勇於 乌林 之策。”

  2. 吴 鼓吹曲名。

    《晋书·乐志下》:“是时 吴 亦使 韦昭 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上之回》为《乌林》。言 魏武 既破 荆州 ,顺流东下,欲来争锋, 权 命将 周瑜 逆击之於 乌林 ,而破走也。”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湖北省嘉鱼县西,位于长江北岸。 赤壁之战, 周瑜曾破曹兵于此。后以乌林指此战役。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官渡厠一卒, 乌林预艰阻。”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饶公郑常墓志铭》:“洛城逆战,壮於白马之兵; 河桥解围,勇於乌林之策。”

⒉ 吴鼓吹曲名。

《晋书·乐志下》:“是时吴亦使韦昭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上之回》为《乌林》。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 权命将周瑜逆击之於乌林,而破走也。”

乌林的网络释义

乌林

  • 三国时期古战场——乌林,湖北洪湖境内,与赤壁隔江。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于此。赤壁之战并非火烧赤壁,实则火烧乌林。赤壁,因火烧乌林的大火映红了对江的赤壁而得名。
  • 关于赤壁之战,火烧乌林史料,《水经注》、《三国志》,明代嘉清《沔阳志》均有记载。
  • 现为乌林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区。乌林悦兮半岛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北省洪湖市(现有古地名及发掘出的文物),靠近洪湖中心城区新堤,距离武汉1小时左右车程,是一处坐落在三国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景区。
  • 汉字详情

    wū,wù [wu,wu]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QNGD
    姓名学:
    仓颉: PVSM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形容词

    (1)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副词

    (1)  怎么; 怎么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潮州话:ou1, u1

    宋本广韵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