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草

wù la cǎo [wu la cao]
繁体 烏拉草
注音 ㄨˋ ˙ㄌㄚ ㄘㄠˇ

词语释义

亦作“乌腊草”。

词语解释

  1. 亦作“ 乌腊草 ”。草名。产于我国 东北 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輭,荐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 曲波 《林海雪原》十:“ 关东 山,三桩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乌腊草”。草名。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輭,荐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
曲波《林海雪原》十:“关东山,三桩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乌拉草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莎草科绵菅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细长。夏日茎上分枝,簇生二至三个花穗,开淡白色小花。花后结实,附著种子的白毛,长达三十至四十公分,呈绵絮状。种子的绵毛可垫于靴中御寒。产于我国东北,尤以吉林省最多。

乌拉草的网络释义

乌拉草

  • 乌拉草(学名:Carex meyeriana),又称靰鞡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薹草属植物,主要生长于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以及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
  • 乌拉草具有除味祛味、通经活络、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乌拉草与人参、貂皮并称为东北三宝。
  • 乌拉草造句

    本公司主要从事乌拉草保健品系列产品的贸易销售与代理。
    生产队社员家的房子屋顶是人字型的,铺的是乌拉草。
    乌拉草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纤维。
    人参、紫貂皮、鹿茸、乌拉草、椴树蜜。
    文章介绍了乌拉草纤维的开发现状、分分析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对提取乌拉草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
    张崇天看到二狗子他们情势岌岌可危,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一股怒火,猛的把乌拉草肩上扛着的一把机关枪抢到手里,对着天空就是一通乱枪。
    你只需将乌拉草和狗尾草烤干烧成灰,熬成汤让你父亲服下,三次之后你父亲就会痊愈。
    总算把黄水挤了干净,雷豹从身上撕下一块布条,把晓月的脚紧紧的裹住,然后跟楚江拿了些乌拉草,狠狠的塞进了晓月的靴子里。
    用乌拉草编的鞋子穿上去柔软舒适还透气,是买不起棉鞋的贫苦百姓最好的过冬御寒靴。
    吉林省桦甸市金沙镇民安村东乌拉草沟社的村民张洪福,常年在山上看护蛤蟆沟。
    小男孩是上身皮袄,下身皮裤,乌拉草毡靴,头上一顶大皮帽子盖上了半张脸。
    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云南有三宝,天麻、三七、灵芝草;咱四川的三宝虽然说法不一,但川妹子肯定少不了。

    汉字详情

    wū,wù [wu,wu]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QNGD
    姓名学:
    仓颉: PVSM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形容词

    (1)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副词

    (1)  怎么; 怎么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潮州话:ou1, u1

    宋本广韵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GU

    英文翻译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乌拉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