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剌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元 时称驿站牧马者。也称“兀剌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马判》:“忽见一物如屋,所谓乌剌赤者,下马跪泣,若告诉状……乌剌赤,站之牧马者。”
引证解释
⒈ 元时称驿站牧马者。也称“兀剌赤”。
引明陶宗仪《辍耕录·马判》:“忽见一物如屋,所谓乌剌赤者,下马跪泣,若告诉状……乌剌赤,站之牧马者。”
乌剌赤的网络释义
乌剌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ū
名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形容词
(1)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副词
(1) 怎么; 怎么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wù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ou1, 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á
动词
(1) 割开;划开 。如:手剌破了
(2) 另见
là
形容词
(1) (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2) 同本义
愎佷遂过曰剌。——《周书·谥法》
不乖剌。——《礼记·礼运》注
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剌戾(违逆);剌谬(违背;悖谬)
(4) 邋遢 。如:剌塔(剌搭,剌达,剌答。邋塔);剌塌醉(大醉;烂醉);剌撒(拉屎撒尿;也作“剌剌撒撒”。舒展,宽松)
(5) 辣辣。形容燥热 。如:剌剌(也作“辣辣”。象声词。咬牙声)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t8 [海陆丰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1 lad6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剌 | 盧達 | 來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lat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2) 同本义
赤,南方色也。——《说文》
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 武王诛 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3) 忠诚;真纯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5) 裸露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 韩愈《山石诗》
(6) 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赤裸)
(7) 空;尽;一无所有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
(8) 又如:赤淋淋(赤条条,一丝不挂);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名词
(1)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 “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 指鲜血 。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5) 共产党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动词
(1) 除掉,诛灭
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斋志异·小翠》
(2) 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k7 [梅县腔] ch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客英字典]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陆丰腔] chak7 [东莞腔] c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 潮州话:c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尺 | 昌石 | 昌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chjek/tcek | tɕʰ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