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犬

yì quǎn [ yi quan]
繁体 義犬
注音 一ˋ ㄑㄨㄢˇ

词语释义

有义行的狗。

词语解释

  1. 三国 吴 时, 襄阳 纪南 人 李信纯 醉卧城外草中,适猎者纵火,火顺风且至。其爱犬曰“黑龙”者,于溪中湿身,周回洒 李 卧处,遂免大难;而犬以往返困乏致毙。

    李 醒乃悟,为之恸哭。太守闻而悯之,具棺椁衣衾以葬。后 纪南 有义犬冢,高十余丈。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之四:“古人尺布犹可缝, 潯阳 义犬令人忆。”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禽畜之贤,则有义犬、义乌、义鹰、义鶻。”

引证解释

⒈ 三国吴时, 襄阳纪南人李信纯醉卧城外草中,适猎者纵火,火顺风且至。其爱犬曰“黑龙”者,于溪中湿身,周回洒李卧处,遂免大难;而犬以往返困乏致毙。 李醒乃悟,为之恸哭。太守闻而悯之,具棺椁衣衾以葬。后纪南有义犬冢,高十余丈。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四:“古人尺布犹可缝, 潯阳义犬令人忆。”
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禽畜之贤,则有义犬、义乌、义鹰、义鶻。”

义犬的国语词典

有义行的狗。

如:「这只狗为了救主人而牺牲,真是令人敬佩的义犬!」

义犬的网络释义

义犬 (《聊斋志异》篇目)

  • 《义犬》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狗是有灵性的动物,不仅如此,它还忠诚,文中(卷五篇)的某甲为救狱中的父亲,倾尽所有财产,不失为一个孝子。而文中的义犬以它的忠实打动了读者,虽然狗遭误解,仍然不失忠于主人的本分,沿途寻找主人丢失的银子,竟然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以身紧护主人的银两,让人感叹唏嘘。
  • 义犬 (词语)

  • 义犬是一个词语,拼音yì quǎn。
  • 义犬造句

    它前爪着地,朝着林爷爷狂吠,救命义犬啊,呜呜呜,狗大爷救命啊。
    今纪南城东仍有义犬冢,高十余丈。
    拳脚之下出好妻;棍棒之下有义犬;胡桃敲打多结果。
    义犬义马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对主人的忠、信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类的千言万语、信誓旦旦。
    三多竹叶雄鸡画;五福梅花义犬描。
    鱼灵巧化龙岁宁黄耳勤义犬报民安犬迎万户春。
    海豚救人,泰国的大象救人,印尼亚齐的蛇为妇女引路,俟塞俄比亚狮子救人,中国的义犬救子……
    最近在网上看到江西九江出了一条舍身救人的义犬,名叫赛虎。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Y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K
    四角: 400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4)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6)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词义

    (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9) 姓

    形容词

    (1)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4)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7) 假的 。如:义杖;义肢

    英文翻译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宋本广韵

    quǎn [quan]
    部首: 428
    笔画: 4
    五笔: DGTY
    五行:
    仓颉: IK
    四角: 43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食麻与犬。——《礼记·月令》

    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

    (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

    (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英文翻译

    dog; radical number 94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ken3 [东莞腔] ken3 [台湾四县腔] kien3 [客英字典] ken3 [沙头角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泫先合上聲合口四等khuenx/queenkʰ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