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

jiǔ hàn féng gān yǔ [ jiu han feng gan yu]
注音 ㄐ一ㄡˇ ㄏㄢˋ ㄈㄥˊ ㄍㄢ ㄩ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久旱逢甘雨 jiǔ hàn féng gān yǔ

(1) 久旱之时,忽然降雨,为人间一乐。比喻如愿以偿

旧传有诗四句,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洪迈《得意失意诗》
have a welcome rain after a long drough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洪迈《容斋随笔 四笔 卷八 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成语辨析

久;不能写作“欠”。

成语用法

久旱逢甘雨主谓式;作宾语;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引证解释

⒈ 久遭干旱,喜得好雨。常比喻宿愿一旦得到实现的极其喜悦的心情。

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旧传有诗四句,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掛名时。’”
《西游记》第八七回:“田畴久旱逢甘雨,河道经商处处通。”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分明久旱逢甘雨,胜过他乡遇故知。”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八回:“真是久旱逢甘雨。咱们中国总是有好心肠的人啦!”

久旱逢甘雨的国语词典

干旱已久,喜得甘霖。比喻宿愿得偿,欣喜若狂。

久旱逢甘雨的网络释义

久旱逢甘雨

  • 久旱逢甘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u han feng gan yu,指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一般作宾语。
  • 久旱逢甘雨造句

    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乃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等美事、好事都能碰到,这种人肯定会幸福。
    俩人都是久旱逢甘雨,这一番厮杀虽说现在是春寒料峭,完事后也是满身大汗淋漓。
    “久旱逢甘雨”被中国人列为四大喜事之一。
    长者翁妪怜瘦影,纷纷粮赠解吾愁,荒年久旱逢甘雨,挚友他乡遇泪流。
    阿森纳能够感觉到久旱逢甘雨的味道。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学校分房了,这对长期住办公室的王老师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雨呀!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学校分房子,这对长期往办公室的王老师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雨呀!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汉字详情

    jiǔ [jiu]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Q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O
    四角: 278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灸灼。“灸”的古字

    其腹有久故瘢二所。——《睡虎地秦墓竹简》

    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说文》

    皆木桁,久之。——《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

    (2) 支撑

    久诸墙以观其桡也。——《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

    (3) 堵塞

    幂用疏布久之。——《仪礼·士丧礼》

    (4) 等待

    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银雀山汉墓竹简》

    (5) 滞留

    为久也。——《公羊传·庄公八年》

    寡君以为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左传》。杨伯峻注:“久子,久留子于 晋也。”

    形容词

    (1) 长久,时间久(跟“暂”相对)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可久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又如:久羁(长期滞留);久惯牢成(老于世故);久淹(久居于一处)

    (3) 同“旧”。从前的、先前的

    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管子·度地》

    时暗而久章者。——《答宾戏》。注:“久,旧也。”

    (4) 又如:久德(旧时的恩惠);久要(旧日的邀约);久坟(旧坟);久将(旧将;老将);久故(故旧,老朋友)

    (5) 指经过的时间 。如:你来了多久了?久之(多时);久以后(将来,未来);久时(多时,长时间);久淫(久游)

    英文翻译

    long time (ago); time passage, grow 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梅县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英字典]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海陆丰腔] giu3 [东莞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陆丰腔]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ĭəukiux/kiov
    hàn [han]
    部首: 429
    笔画: 7
    五笔: JF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MJ
    四角: 604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2) 同本义

    旱,不雨也。——《说文》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诗·大雅·云汉》

    不得雨曰旱。——《谷梁传·僖公十一年》

    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三千里之旱。——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兵旱相乘。

    (3) 又如:旱涝(干旱与水涝);旱云(干旱不雨的云);旱亢(大旱);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

    (4) 非水田的 。如:旱莲(生于陆地的草药名);旱芹(芹菜的别称);旱谷

    (5) 迅猛。通“悍”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汉· 贾谊《鹏鸟赋》

    名词

    (1) 陆地 。如:旱军(陆师);旱队(陆师)

    (2) 山名。旱山 。在今陕西省南郑县西南

    英文翻译

    drought; dry; dry 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1 hon3 [东莞腔] hon1 [陆丰腔] hon1 [梅县腔] hon1 [台湾四县腔] hon1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1 [沙头角腔] hon1 [客英字典] hon3 han3 [宝安腔] h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笴上聲開口一等ɣɑnghanx/haan
    féng [feng]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TDH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EJ
    四角: 373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夆( fēng)声。本义:遭逢,遇见)

    (2) 同本义

    逢,遇也。——《说文》

    魑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

    而亲以逢殆。——《楚辞·天问》

    (3) 又

    逢彼白雉。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逢辰(遇到好的时刻);逢会(遇到时机;相会,会合);逢场(遇到或到达某场合);逢晤(当面相遇)

    (5) 迎,迎接

    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国语·周语上》。注:“逢,迎也。”

    逢君之恶。——《孟子·告子下》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唐· 王维《与卢象集朱家》

    (6) 迎合

    逢君之恶其罪大。——《孟子·告子下》

    (7) 又如:逢君(迎合君主的心意);逢意(迎合他人心意);逢合(迎合);逢恶导非(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形容词

    (1) 大的

    子孙其逢。——《书·洪范》

    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2) 又如:逢掖(宽大的衣袖);逢长(久长);逢衣(古时儒者所穿的一种宽袖衣)

    (3) 通“丰”( fēng)

    (4) 壮大,茂盛

    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书·洪范》

    (5) 又如:逢昌(壮大昌盛)

    (6) 宽大

    逢衣浅带,解果其冠。——《荀子·儒效》

    汝逢衣徒也。——《列子·皇帝》

    名词

    通“烽”。烽火。古代边防要塞报警的烟火

    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汉书·司马相如传》

    英文翻译

    come upon, happen meet; fla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pang2 [沙头角腔] fung2 [梅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宝安腔] fung2 [陆丰腔] fung3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容平聲開口三等byung/bivngbʰĭwoŋ
    gān [gan]
    部首: 503
    笔画: 5
    五笔: AF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M
    四角: 44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甘,美也。——《说文》

    稼穑作甘。——《书·洪范》

    以甘养肉。——《周礼·疡医》

    甘胜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秦王饮食不甘。——《韩非子·存韩》

    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甘肥(味美香浓的食品);甘味(甘肥。美味);甘膳(珍馐美味);甘馨(美味佳肴)

    (4) 甜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开明北又有甘水。——《山海经·海内西经》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 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明· 刘基《苦斋记》

    (5) 又如:甘醴(甘甜美味的酒);甘豆羹(一种甜豆羹);甘瓠(甘甜可食的瓠瓜);甘木(所结果实甜美的果树);甘辛(甜而微辣)

    (6)  甜蜜动听的

    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7) 好,及时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诗·小雅·甫田》

    (8) 又如:甘泽(甘霖,甘雨);甘澍(甘雨);甘膏(甘雨,膏雨);甘霈(甘雨)

    (9) 甘愿;乐意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清· 刘开《问说》

    (10) 又如:不甘落后;甘分(甘心于本分);甘伏(甘心降伏);甘罪(自愿承担罪过)

    名词

    (1) 美味的食品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甘食(鲜美的食物);甘软(鲜美柔软的食物);甘鲜(鲜美的食品)

    (3) 甘味,甜味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墨子·非攻上》

    (4) 通“柑”。果名,橘属

    卢橘夏熟,黄甘橙楱。——司马相如《上林赋》

    动词

    (1) 通“酣”。嗜好;爱好

    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庄子·徐无鬼》

    残仁贼义,甘财悦色。——曹植《藉田说》

    (2) 又如:甘酒(嗜酒);甘嗜(嗜好);甘乐(喜好);甘利(好利;贪利);甘得(贪得)

    英文翻译

    sweetness; sweet, t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m1 [陆丰腔] gam1 [东莞腔] gam1 [海陆丰腔] gam1 [梅县腔] gam1 [台湾四县腔] gam1 [宝安腔] gam1 [沙头角腔] gam1 [客语拼音字汇] g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三平聲開口一等kamkɑm
    yǔ,yù [yu]
    部首: 802
    笔画: 8
    五笔: FG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LBY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英文翻译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jy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王矩上聲合口三等yox/hiuu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