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纪

dān jì [ dan ji]
繁体 丹紀
注音 ㄉㄢ ㄐ一ˋ

词语释义

朱笔书写的文书。

词语解释

  1. 朱笔书写的文书。

    南朝 梁 任昉 《抚军桂阳王墓志铭》:“於昭帝绪,擅美前王。緑图丹纪,金简玉筐。”

引证解释

⒈ 朱笔书写的文书。

南朝梁任昉《抚军桂阳王墓志铭》:“於昭帝绪,擅美前王。緑图丹纪,金简玉筐。”

汉字详情

dān [dan]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MYD
五行:
仓颉: BY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山海丹

灵丹妙药

形容词

(1) 红色,赤色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动词

(1) 涂染成红色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英文翻译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n1 [梅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客英字典] dan1 [东莞腔] dan1 [沙头角腔] dan1 [宝安腔] dan1 [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 潮州话:dang1(tang 旧时:ta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寒平聲開口一等tɑntan
jì,jǐ [ji]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S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姓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

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

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

(3)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

(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

(5)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

(6)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

(8)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

(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

(10) 纪律 。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

(11) 终极 。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

(12) 仆人 。如:纪纲(仆人)

(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如:世纪;中世纪

(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 。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

(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 莫愁。—— 李商隐《马嵬》

(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

(18) 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动词

(1)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3)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英文翻译

record, annal, historical accoun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gei3
◎ 潮州话:gi2 g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