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头

lín tóu [ lin tou]
繁体 臨頭
注音 ㄌ一ㄣˊ ㄊㄡ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临头 líntóu

(1) 危机时刻

事到临头,我们要冷静
critical moment; befall; happen

词语解释

  1. 落到头上。多指不幸的事情或祸患。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一折:“问甚么谁得官,谁得禄,谁得钱呀,到后来死生关临头怎免?”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这三件外来的大祸,已经临头,我们民族处于现在的地位,是很危险的。” 徐迟 《火中的凤凰》:“伤痛还未过去,灾祸却又临头。” 峻青 《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英勇的战士,他知道死已经临头了。但是,他相信,党和人民,不会让匪徒们猖狂下去的。”

  2. 犹当头。

    郁达夫 《在寒风里》下:“我惊异极了,正好像是临头被泼了一身冷水。”

  3. 犹临了,到头。京剧《凤还巢》第二场:“我看事到临头,是由你,还是由我!”

引证解释

⒈ 落到头上。多指不幸的事情或祸患。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问甚么谁得官,谁得禄,谁得钱呀,到后来死生关临头怎免?”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这三件外来的大祸,已经临头,我们民族处于现在的地位,是很危险的。”
徐迟《火中的凤凰》:“伤痛还未过去,灾祸却又临头。”
峻青《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英勇的战士,他知道死已经临头了。但是,他相信,党和人民,不会让匪徒们猖狂下去的。”

⒉ 犹当头。

郁达夫《在寒风里》下:“我惊异极了,正好像是临头被泼了一身冷水。”

⒊ 犹临了,到头。

京剧《凤还巢》第二场:“我看事到临头,是由你,还是由我!”

临头的国语词典

到来。

如:「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时应该携手共渡难关。」

临头的网络释义

临头

  • 汉语词语:[critical moment; befall; happen] 危机时刻
  • 临头造句

    大难临头了,你怎么还执迷不悟?
    当大难临头时,他还笑对人生。
    他已大难临头了,但却置若罔闻。
    他口口声声说他一定帮忙,然而事到临头他什么也不帮。
    在睡梦中的人们丝毫不知道已经大难临头了。
    就是大难临头,我也不会惊慌失措的。
    平日里大家都说得慷慨激昂,但真正事到临头,却一个个畏首畏尾的,把当初的许诺都置诸脑后了。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当敌人冲进屋子里,他全然没有大难临头的恐慌,而是镇定自若地把最后一份机密文件扔进火炉里。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临头,葬身鱼腹了。
    所谓知易行难,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好比我一直希望自己看开,而且不断暗示自己其实已经看开,事到临头发现看开看不开只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实在变化多端,仰头望无边星空,仿佛能看到黑色流云,我叹了口气。唐七公子。
    他们只不过当玄风死到临头说几句硬话罢了。
    赛尔登一直紧握着她的手,用预感到大祸临头的惊恐目光仔细观察她。
    杨胜和却是颓然地坐倒在地上,喟然长叹一声“这一次我们杨家算是把冥少和东方家族彻底得罪了!杨家大祸临头了!”。
    要是尽在营营逐逐,一味价为名为利,到头来大限临头,还不是和鼠、兔一般,只是玩把戏给我们看。
    巨石临头而迅速躲闪,叫聪明。巨石临头而反踏其上,叫智慧。天下归元。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就大祸临头,不仅我家要买骡子的美梦破灭,整个村子也葬身河底。
    白胖子白激动了半天,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眼见死到临头,真是个心胆俱裂、五内如焚。
    虽然被五花大绑在一棵木桩上面,但是却依旧鼻息如雷,完全没有感觉到大难临头。
    做企业没有预见性,事到临头才忙找对策。具体表现在:不储备人才,不建立良好和谐的公共关系,不开发换代产品,不准备足够的现金流等。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101
    笔画: 9
    五笔: JTY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LOA
    四角: 2806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 同本义

    临,监临也。从卧,品声。——《说文》。按,隐几视下之称。》

    临,视也。——《尔雅》

    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上帝临女。——《诗·大雅·大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居高临下;如临深渊;临轩(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临下(从高望下);临见(居上视下看见)

    (4)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临长晋国者。——《国语·晋语》。注:“监也。”

    今陛下君临四方。——《宋史·赵普传》

    (5) 又如:临引(居上察下。今称监察);临制(监临控制;指皇后临朝称制);临政(亲理政务)

    (6)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临众发政而治民。——《墨子·尚贤下》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7) 如:临川(面对川流);临穴(面对自己的圹穴。亦指面对(别人的)墓穴);临敌(面对敌人)

    (8) 碰上, 逢着

    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9) 又如:临头(落到头上;当头);临风(迎风;当风);临谷(身临深谷。喻危险恐惧)

    (10)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东临碣石(山名),以观沧海。—— 曹操《步出夏门行》

    自往临视。——晋· 干宝《搜神记》

    (11) 又

    王即临之。

    临溪而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2) 又如:光临;莅临;临按(亲临按问);临送(谓亲临送别);临讯(谓亲临审讯)

    (13) 攻伐;胁制

    君临函谷。——《战国策·西周策》。注:“犹守也。以临 韩魏。”注:犹伐也。”

    (14) 又如:临军对阵(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15) 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临书爱真迹。——姚合《秋夕遣怀》

    中国画家自临摹旧作入手。——蔡元培《图画》

    (16) 又如:临池(研习书法);临本(临摹原作的写本);临帖(照着字帖临摹)

    (17) 治理、管理、统治 。

    少欲,则能临其众。——《韩非子·十过》

    上帝临女。(治理你们。)——《诗·鲁颂·閟宫》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否?——《论语·雍也》

    (18) 如:临人(治理百姓);临御(临视统御。指帝王治理天下而言)

    (19) 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以临二周之郊,诛 周主之罪。——《战国策·秦策一》

    临崩寄臣以大事。——诸葛亮《出师表》

    (20) 又如:临没(将沉没时);临觞(将要喝酒的时候);临颖(临笔。指写信的时候)

    (21) 临视(指位尊者对位卑者) 。如:临存(临视省问。多指地位高的人探问地位低的人);临问(亲临探问。卑者对尊者之敬辞)

    (22) 置身(其中) 。如:临阵(身临战场)

    介词

    (1) 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临歧(临别时;分别);临文(指正在写文章的时候);临别;临行;临睡

    英文翻译

    draw near, approach; descend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宋本广韵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