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同

chuàn tóng [ chuan tong]
注音 ㄔㄨㄢˋ ㄊㄨㄥˊ

词语释义

犹串通。

词语解释

  1. 犹串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今有 周锡能 反骨偏心,串同妖人回朝,内应谋反。”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到则生事张皇,緹骑四出,串同都总 熊佩兰 ,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引证解释

⒈ 犹串通。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今有周锡能反骨偏心,串同妖人回朝,内应谋反。”
徐特立《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到则生事张皇,緹骑四出,串同都总熊佩兰,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串同的国语词典

互相勾结配合。

如:「你串同外人一起来骗我,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串同的网络释义

串同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今有 周锡能 反骨偏心,串同妖人回朝,内应谋反。”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到则生事张皇,缇骑四出,串同都总 熊佩兰 ,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 串同造句

    身为执法人员,竟然知法犯法,为非作歹,串同社会混混欺行霸市,敲榨勒索。
    自兄去后家君出门贸易,诓被恶仆黄安串同忘恩铁贼,诓诱母姐四人,胁逼姐姐成婚。
    萧银乃黄飞虎旧将,今日串同黄飞虎,斩关落锁而去,情殊可恨。
    人生的路像一连串同心圆,从圆心向外不断扩张,其中的关联无法用任何简单直接的原理说明。·斯科特·派克 
    我家舍妹曾许过他的,倘若他知道是我逼嫁与你,被强人抢去,现又无人了,倘他不忿,串同老文告到官司,如何是好?不可不虑。
    少不得串同了他家扶头打差,一路儿撮哄,弄出些钱钞,大家有分,决不到得白折了本。

    汉字详情

    chuàn [chuan]
    部首: 101
    笔画: 7
    五笔: KK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L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将物品连贯在一起。亦指连贯而成的物品 。如:串珠子;钱串;串鼓儿(货郎鼓);串月(苏州石湖桥下月影成串的奇观)

    (2) 勾结 。如:串诈(合谋诈骗);串哄(结伙儿胡闹;起哄);串拐(拐骗)

    (3) 交错连接 。如:电话串线;看书串行;串票(旧时征收钱粮后由官方发给的收据)

    (4) 走;到别人家走动 。如:串店(出入旅店);走村串寨;串花家(逛妓院)

    (5) 担任戏曲角色 。如:客串;串座(挨着座位卖唱)

    量词

    (1) 穿在绳上的一组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如:一串洋葱;一串鱼

    英文翻译

    string; relatives; conspire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gwaan3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4 [客英字典] chon5 [东莞腔] con5 [海陆丰腔] chon5 [陆丰腔] chon5 [宝安腔] c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 潮州话:cuang3【潮州】cuêng3 (tshùang 旧时:tshùa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kruanh/koannkwan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