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

liǎng zhè [ liang zhe]
繁体 兩浙
注音 ㄌ一ㄤˇ ㄓㄜˋ

词语释义

亦作'两浙'。 浙东和浙西的合称。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以北简称浙西。宋代有两浙路。地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两浙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禁两浙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两浙钱王子,吴越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末年,张士诚气概弄得大了,自江南江北﹑三吴﹑两浙直拓至两广益州,尽归掌握。' 今浙江省以富春江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两浙指浙江省。郁达夫《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词语解释

  1. 亦作“ 两淛 ”。 浙东 和 浙西 的合称。(1) 唐 肃宗 时析 江南东道 为 浙江东路 和 浙江西路 , 钱塘江 以南简称 浙东 、以北简称 浙西 。

    宋 代有 两浙路 。地辖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 两浙 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三年十一月﹞己亥,禁 两浙 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 两浙 钱王 子, 吴 越 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至正 末年, 张士诚 气概弄得大了,自 江 南 江 北、 三吴 、 两淛 直拓至 两广 益州 ,尽归掌握。”(2)今 浙江省 以 富春江 等为界分为 浙东 、 浙西 。 两浙 指 浙江省 。 郁达夫 《两浙漫游后记》:“统观 两浙 的山,当以自 黄山 西来的 昱岭山脉 莫干山脉 天目山脉 为主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两淛”。 浙东和浙西的合称。(1) 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 、以北简称浙西。宋代有两浙路。地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 两浙仅容舠。”
《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禁两浙诸州巫师。”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两浙钱王子, 吴越国王孙。”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末年, 张士诚气概弄得大了,自江南江北、 三吴、两淛直拓至两广益州,尽归掌握。”
(2)今浙江省以富春江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两浙指浙江省。郁达夫《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两浙的国语词典

地理上浙东与浙西的合称。钱塘江以南为浙东,以北为浙西。

两浙的网络释义

两浙

  • 亦作“ 两淛 ”。 浙东和浙西的合称。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 , 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 、以北简称浙西 。
  • 宋代有两浙路 ,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 两浙指浙江省 。 郁达夫 《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 两浙造句

    两浙察访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
    王郢等起事攻陷苏、常,乘船往来,攻掠两浙、福建。
    王木木把宇文柔奴叫了来,三人一核计,由长公主写了封推荐信,王木木和宇文柔奴就取了些回魂大丸样品带着信拜访了两浙路经略使冯国顺大人。
    两浙词人祠堂里第一位词人,是唐代张志和,金华人,千古流传的《渔歌子》的作者。
    两浙察访使沈括沈大人府上,风起云涌。
    临安城内,元朝两浙大都督府中,何明权身着副都督官袍在芒兀台面前点头哈腰地应声着。
    两浙之地地狭人稠,又多富商,想在交通便利之地购得庄院,不出高价绝无可能。
    那位写下这般名句的烟波钓徒张志和,似乎也是这两浙人呢,难怪写得出如此景致。
    好在,王木木不过是个小木匠,想我堂堂两浙察访使,不可能怯场吧,所以,一大早,在夫人的鞭策下,上王木木的门了。
    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直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
    就在此时,两浙路经略使冯国顺找上提刑司,要求将苗安的儿子与习仲秋放回,同时让苗安回去接受治疗。
    同时起兵的还有青田吴提刑,自署为两浙安抚使。
    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丙午,两浙转运副使曹泳言,李孟坚诵其父光所撰私史,语涉讥谤,诏送大理寺。
    出产富庶的两浙地区,顿时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遗矢蒿墙,村落萧然。
    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
    由于临安府隶属两浙西路,时任浙西提刑的胡颖经办了此案,从重判决荣王府十二人死刑,并纠劾荣王纵容之过,一时震惊朝野。
    我准备来一招‘互调互训’把两浙原来的士兵编制彻底打乱,重新建军。
    前晚在场的还有仵作、刑房师爷、县老爷、仁和团练使、两浙察访使的师爷、漕帮的老大、商会的代表等等,都来了。

    汉字详情

    liǎng [liang]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MWW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OB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3)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 金陵。—— 唐· 戴叔伦《忆原上人》

    (4)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5)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百两。——《书·牧誓·序》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召南·鹊巢》

    数量词

    (1) 二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周礼·天官·大宰》。注:“两,犹耦也。”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两军人马。——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又如:两个人;两扇门;两夫妻;两头猪;两没(两者一起死亡);两肉(两只牛);两替(两批);两考(官吏的两次考绩);两榜(明清以会试(考进士)为甲榜,乡试(考举人)为乙榜,由举人考中进士,叫两榜进士,简称“两榜”)

    (3) 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三国志·魏志》

    两儿齐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又

    两股战战。

    两鬓苍苍。——唐·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势不两立;两败俱伤;两相情愿;两袒(袒露双肩,女子兼适两夫家);两珥(指日、月两旁的光晕);两阵(亦两阵。交战的双方所布列的阵势);两握(指双拳);两视(同时看两件事物);两雄(两者一起强大);两仪(指天地);两交婚(两家的儿女相互娶嫁为婚)

    (6) 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拨弦三两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如:两三(几个。表示少量);两言(三言两语)

    副词

    (1) 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 又如:两兼(兼具两方面);两礼(双方免礼);两誉(夸奖双方);两让(双方各自责让)

    动词

    (1) 等同;比并

    御下,两马,掉鞅。——《左传》

    (2) 又如:两大(两者并大);两帝(两个天子并立);两当(两者相当)

    英文翻译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5
    ◎ 潮州话:liang2 (líang) niên2/nion2(níeⁿ)

    宋本广韵

    zhè [zhe]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R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QHL
    四角: 321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折声。本义:水名。浙江,即钱塘江)

    (2) 同本义 ,水名。即今钱塘江,上游为新安江

    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 浙江。——《说文》。按,即 禹贡三江之 南江也,但 江故道今不可考,世俗以 钱塘江当之。非是。 钱唐江古谓之 浙江。

    (3) 古州名,浙州 。其境约当今贵州习水县一带

    (4) 浙江省的简称

    英文翻译

    Zhejiang province;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et7 zat7 zap8 [客英字典] zhet7 [沙头角腔] ziet7 [梅县腔] zat7 [海陆丰腔] zhat7 zhap8 [客语拼音字汇] zad5 zeb6 zed5 [宝安腔] zet7 [东莞腔] zet7
    ◎ 潮州话:zig4(chik) [揭阳、潮阳]ziag4(ch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旨熱薛A開入聲開口三等仙Atɕĭɛtcjet/t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