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川

liǎng chuān [ liang chuan]
繁体 兩川
注音 ㄌ一ㄤˇ ㄔㄨㄢ

词语释义

东川和西川的合称。唐肃宗至德二年,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川之称。

词语解释

  1. 东川 和 西川 的合称。

    唐肃宗 至德 二年, 剑南道 置 东川 、 西川 两节度使,因有 两川 之称。 唐 白居易 《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诗:“ 两川 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宋 韩驹 《次韵参寥》:“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 两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 两川 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引证解释

⒈ 东川和西川的合称。 唐肃宗至德二年, 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川之称。

唐白居易《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诗:“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宋韩驹《次韵参寥》:“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两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两川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两川的网络释义

两川

  • 两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iǎng chuān,指东川和西川的合称。
  • 汉字详情

    liǎng [liang]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MWW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OB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3)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 金陵。—— 唐· 戴叔伦《忆原上人》

    (4)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5)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百两。——《书·牧誓·序》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召南·鹊巢》

    数量词

    (1) 二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周礼·天官·大宰》。注:“两,犹耦也。”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两军人马。——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又如:两个人;两扇门;两夫妻;两头猪;两没(两者一起死亡);两肉(两只牛);两替(两批);两考(官吏的两次考绩);两榜(明清以会试(考进士)为甲榜,乡试(考举人)为乙榜,由举人考中进士,叫两榜进士,简称“两榜”)

    (3) 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三国志·魏志》

    两儿齐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又

    两股战战。

    两鬓苍苍。——唐·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势不两立;两败俱伤;两相情愿;两袒(袒露双肩,女子兼适两夫家);两珥(指日、月两旁的光晕);两阵(亦两阵。交战的双方所布列的阵势);两握(指双拳);两视(同时看两件事物);两雄(两者一起强大);两仪(指天地);两交婚(两家的儿女相互娶嫁为婚)

    (6) 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拨弦三两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如:两三(几个。表示少量);两言(三言两语)

    副词

    (1) 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 又如:两兼(兼具两方面);两礼(双方免礼);两誉(夸奖双方);两让(双方各自责让)

    动词

    (1) 等同;比并

    御下,两马,掉鞅。——《左传》

    (2) 又如:两大(两者并大);两帝(两个天子并立);两当(两者相当)

    英文翻译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5
    ◎ 潮州话:liang2 (líang) niên2/nion2(níeⁿ)

    宋本广韵

    chuān [chu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KTH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L
    四角: 22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2)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

    (4) 平地;平野

    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

    (5)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6) 四川省的简称 。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

    (7) 旅途 。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

    形容词

    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 。如:川丸子

    英文翻译

    stream, river; flow; boil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n1 [海陆丰腔] chon1 [梅县腔] chon1 [东莞腔] con1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沙头角腔] con1 [台湾四县腔] con1 [宝安腔] con1 [陆丰腔] ch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穿昌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tɕʰĭwɛnchjyen/tcven

    两川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