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却

diū què [ diu que]
繁体 丟卻
注音 ㄉ一ㄡ ㄑㄩㄝˋ

词语释义

①丢弃:那件心事总~不下。②遗失:书不慎~,心里好不懊恼。

词语解释

  1. 抛弃。

    《白雪遗音·马头调·一轮明月》:“莫非他在外,贪恋着野草鲜花,丢却了奴家。”《西湖佳话·放生善迹》:“相公既説这功名原是不可必之事,只如今现在的家舍田园,如何也捨得丢却了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条书》:“凡情丢却尽,方得上天堂。”

引证解释

⒈ 抛弃。

《白雪遗音·马头调·一轮明月》:“莫非他在外,贪恋着野草鲜花,丢却了奴家。”
《西湖佳话·放生善迹》:“相公既説这功名原是不可必之事,只如今现在的家舍田园,如何也捨得丢却了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条书》:“凡情丢却尽,方得上天堂。”

丢却的网络释义

丢却

语出:《白雪遗音·马头调·一轮明月》:“莫非他在外,贪恋着野草鲜花,丢却了奴家。”《西湖佳话·放生善迹》:“相公既说这功名原是不可必之事,只如今现在的家舍田园,如何也舍得丢却了么?”

丢却造句

忘却那阴云密布的日子,但别丢却了阳光灿烂的时候。
香烟是恶魔,破坏健康体;香烟是病毒,摧毁免疫身;香烟是祸害,杜绝与远离。世界无烟日,愿你丢却香烟,拒绝香烟,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炉子、水缸,舍不得丢却带不走除了种地、晒菜干,老下沙人还习惯用柴火生炉子。
不过,对于大人来说,如何防止孩子走丢却是最为关心的话题。
手术费终于凑齐了,无奈爱笑的丢丢却永远离开了。
但别丢却了阳光灿烂的时候。
古语有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丢却了对于生命的悲悯之情。
吾本一醉翁,怕知世时情,丢却烦恼事,只在一瓮中!王嘉艺。
新的一年打开心的愿望,新的篇章书写心的理想,丢却曾经的沉痛与悲伤,让欢笑和幸福在心中流淌!祝你在蛇年平安顺利快乐健康!
新的一年打开心的愿望,新的篇章书写心的理想,丢却曾经的沉痛与悲伤,让欢笑和幸福在心中流淌!祝你在龙年平安顺利快乐健康!
时间,永远无法超越;工作,永远忙碌不完;牵挂,永远无法忘记;问候,永远无法丢却。朋友,天冷了,意保暖!天气永远多变,但友情永远不变。
弱智女子走丢却忘了回家的路。
就医生而言,丢却了“仁心”的“妙手”要之何用?实际上,在不少医患纠纷中,人们质疑和指责的不一定就是医疗技术,而更多的是医生的道德准则。
表哥家里不能去,绥宁老家也不能去,因为按照湖南的习俗,未满月的孩子只能住在自己家里,而丢丢却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小王子的故事深度挖掘了对理性世界的理解,寻求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渐渐丢却的最原始的心愿与孩子般的渴望。
暑假到来了,懒觉唤醒了,烦恼丢却了,压力埋没了,紧张消失了,欢笑无限了,心情惬意了,好运降临了,万事大吉了,祝福朋友你,快乐过暑假,无事一身轻!
五一劳动节来到,悠悠长假时间长;出门走走散散心,丢却烦恼与忧愁;看看美景怡心情,甩掉沉闷与压力;祝你五一好心情,快乐幸福永相伴。
改成简体字的时候,将“弘”的右半边改成了一个“口”,让无限的深意丢却了注脚。
卡未丢却替别人交两年话费?本报讯。
最偏好工笔花鸟,临过宋画,得点皮毛,尽管多年并未丢却,可笔下终无大作,只玩了点扇面、小品而已,纯属自娱自乐。

汉字详情

diū [diu]
部首: 103
笔画: 6
五笔: TFCU
仓颉: HGI
四角: 2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丢失;遗失 。如:丢脱(丧失);丢帽落鞋(形容紧急匆忙的样子)

(2) 抛弃;撇开 。如:丢却(抛弃;除却;舍去);丢搭(糟蹋;抛弃;放开);丢下笆儿弄扫帚(形容有做不完的事情)

(3) 用眼色暗示 。如:丢风撒脚(卖弄撒野)

(4) 搁置 。如:丢番(放倒);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

(5) 遗留

我一生是个无用的人,一块土也不曾丢给你们。——《儒林外史》

(6) 使出;施展 。如:丢门户(摆开架势);丢开解数(放开手脚;使出手段解数:架势;花招);丢抹(打扮;又作“丢丢抹抹”,“抹丢”。指羞臊)

英文翻译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diu1 diu6
◎ 客家话:[陆丰腔] diu1 [沙头角腔] deu1 [台湾四县腔] diu1 [海陆丰腔] diu1 [东莞腔] diu1 [梅县腔] diu1 [客英字典] diu1
◎ 潮州话:diu1 (tiu)

宋本广韵

què [que]
部首: 215
笔画: 7
五笔: FC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ISL
四角: 47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 què)声。卩( 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2) 同本义

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

却行仄行。——《考工记·梓人》

吾行却曲。——《庄子·人间世》

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策》

却下而载之。——《仪礼·既夕礼》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愍命》

北救赵而却秦。——《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却秦存 赵。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退却(向后撤退;畏难后退);却走(退避;退走);却还(退还);却避(退避);却归(退归);却略(退身);却去(后退;离去);却生(后退贪生);却立(后退站立)

(4) 除;去

(5) 又如:却扇(古代婚礼行礼时,新娘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却惑(去邪;消除疑难);了却(了结)

(6) 避;避免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史记·封禅书》

(7) 又如:却老(避免衰老);却死(避死)

(8) 拒绝 。如:却情勿过(碍着情面推辞不掉);却绝(拒绝);却妆(拒受嫁妆)

(9) 回转;返回 。如:却回(回转);却望(回头远望);却顾(回顾,回转头看)

(10) 反复 。如:却论(反复论难);却顾(反复考虑)

连词

(1) 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行为或状况,表示转折,相当于“但”、“但是”、“可是”

一连数日,施恩来了大牢里三次,却不提防被 张团练家心腹人见了。——《水浒传》

(2) “反而”“然而” 。如:这个吓得胆战心惊、惶惶不安并满腹牢骚的人…却具有掌权和发号施令的能力

助词

用在动词后,相当于“掉”,“去” 。如:冷却;忘却;失却信心;抛却旧包袱

副词

(1) 固然

好却十分好了,只是一件,这孩儿生下来,昼夜啼哭,乳也不肯吃。——《喻世明言》

(2) 再

却与小姑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坐促弦弦转急。——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却又(再);却再(再)

(4) 还 。如:却是(还是)

(5) 才 。如:却才(方才)

(6) 恰;正 。如:却好(恰好;正好);却如(恰如;好像);却待(恰待;正要)

(7) 刚刚 。如:却才(刚才)

英文翻译

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方言集汇

◎ 粤语:koe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ok7 [沙头角腔] kiok7 [东莞腔] kiok7 [海陆丰腔] kiok7 [宝安腔] kiok7 [客英字典] kiok7 [陆丰腔] kiok7 [梅县腔] kiok7
◎ 潮州话:kiag4 (kh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約藥開入聲開口三等khiak/qiakkʰ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