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芮

cóng ruì [ cong rui]
繁体 叢芮
注音 ㄘㄨㄥˊ ㄖㄨㄟˋ

词语释义

丛生的茅草。

词语解释

  1. 丛生的茅草。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夜缆 巴陵 洲,丛芮纔可傍。”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丛芮,岸上藂(丛)茅,可维舟处。”参阅 清 俞樾 《俞楼杂纂·读<昌黎先生集>》。

引证解释

⒈ 丛生的茅草。参阅清俞樾《俞楼杂纂·读<昌黎先生集>》。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夜缆巴陵洲,丛芮纔可傍。”
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丛芮,岸上藂(丛)茅,可维舟处。”

汉字详情

cóng [c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W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OM
四角: 88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容词

(1) 众多;繁杂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英文翻译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zang5 (tsâng)

宋本广韵

ruì [rui]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O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内声。本义:芮芮。草初生的样子)

(2) 同本义

芮芮,草生貌。——《说文》

(3) 小的

蕞芮于城隅者,百不处一。——《文选·潘岳·西征赋》

(4) 柔软

不食谷食,不衣芮温。——《吕氏春秋·必已》

(5) 陈奇猷校释:“此‘芮温’当从《释名》之义。‘不衣芮温’,谓不衣细软温暖之衣。”

名词

(1) 结在盾上的丝带

(2) 水湾之内。通“汭”

芮鞫之即。——《诗·大雅·公刘》

(3) 又如:芮鞫(指水湾。水湾之内称芮,水湾之外称鞫)

(4) 古国名 。周初姬姓诸侯国之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

(5) 姓

英文翻译

tiny, small; water's 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i6 nui6 ni5 niu5 [客语拼音字汇] niu4 yui4 [台湾四县腔] jui5 nui5 ni5 niu5 [梅县腔] nui5 [客英字典] jui5 nui5 [宝安腔] j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銳祭A合去聲合口三等祭Anjyed/rveynʑĭw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