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箐

cóng jīng [cong jing]
繁体 叢箐
注音 ㄘㄨㄥˊ ㄐ一ㄥ

词语释义

茂密的竹林。

词语解释

  1. 茂密的竹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 林爽文 先匿其妻孥於 番社 ,惟与死党数十人窜穷谷丛箐中。” 清 王猷定 《义虎记》:“一樵者朝行丛箐中,忽失足,堕虎穴。”

引证解释

⒈ 茂密的竹林。

清昭槤《啸亭杂录·台湾之役》:“林爽文先匿其妻孥於番社,惟与死党数十人窜穷谷丛箐中。”
清王猷定《义虎记》:“一樵者朝行丛箐中,忽失足,堕虎穴。”

丛箐的国语词典

竹木丛生的地方。

丛箐的网络释义

丛箐

  • 丛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óng jīng,指茂密的竹林。
  • 汉字详情

    cóng [c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W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OM
    四角: 88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容词

    (1) 众多;繁杂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英文翻译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zang5 (tsâng)

    宋本广韵

    qìng,jīng [qing,jing]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HQMB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山间大竹林。竹木丛生的山谷 。如:箐谷(竹林丛生的山谷);箐峒(竹林中的山洞);箐砦(竹木丛中的山寨);箐道(竹木丛中的山路)

    英文翻译

    to draw a bamboo bow or crossbow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ieng/ziengts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