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八

qiū bā [ qiu ba]
注音 ㄑ一ㄡ ㄅㄚ

词语释义

丘八 qiūbā

(1) 对兵士的贬义旧称

(a jocular term for) soldier

词语解释

  1. “兵”的隐语。

    《太平御览》卷四○○引《续晋阳秋》:“ 苻坚 之遣 慕容垂 ,侍中 权翼 諫不听。於是 翼 乃夜私遣壮士要路而击之。 垂 是夜梦行路,路穷。顾见 孔子 墓傍坟有八。觉而心恶之。召占梦者占之,曰:‘行路穷,道尽也,不可行。 孔子 名 丘 ,“八”以配“丘”,此兵字,路必有伏兵。’”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轻薄鉴》:“ 太祖 问击棆之戏创自谁人。大夫对曰:‘丘八所置。’” 明 无名氏 《风云会》第三折:“头一考在丘八房,第二考在户房内。” 茅盾 《海南杂忆》:“ 楚女 身材高大,面黑而麻,服装随便,有丘八风。”

引证解释

⒈ “兵”的隐语。 《太平御览》卷四〇〇引《续晋阳秋》:“苻坚之遣慕容垂,侍中权翼諫不听。於是翼乃夜私遣壮士要路而击之。 垂是夜梦行路,路穷。顾见孔子墓傍坟有八。觉而心恶之。召占梦者占之,曰:‘行路穷,道尽也,不可行。

孔子名丘,“八”
以配“丘”,此兵字,路必有伏兵。’” 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轻薄鉴》:“太祖问击棆之戏创自谁人。大夫对曰:‘丘八所置。’”
明无名氏《风云会》第三折:“头一考在丘八房,第二考在户房内。”
茅盾《海南杂忆》:“楚女身材高大,面黑而麻,服装随便,有丘八风。”

丘八的国语词典

兵的隐语。因兵字可析为丘、八二字。

丘八的网络释义

丘八

  • 丘八这两个字和在一起就是一个“兵”字,是指当兵的人,当然了这是旧社会对兵痞的贬称。
  • 丘八的翻译

    英语: soldier (from the two components of the

    丘八造句

    李信这顶大帽子扣的可不小,杨嗣昌何曾想到会被一个幸进的丘八如此当众质问,顿时气的一阵语塞。
    队伍中大部分的革命兵、解放兵,从来没有想到当兵,一个丘八会得到这样的褒奖,战争中可以刮些浮财,倒是这些士兵的共识。
    民心似铁,官法如炉,想要收拾一个不听招呼的丘八还不容易!但是让队官大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不,不仅仅是让王宝大吃一惊,附近的大头兵们都吃了一惊。
    这清台镇上的酒肆,妓寨,赌馆不但是卫所中的丘八爷们的天堂,也是这些刀头舔血的镖客们的乐园。
    哎呦呦,这不是姓杨的那个丘八么,今儿个什么天啊?怪不到大清早乌鸦呱呱个不停,感情本都督要他乡遇故知!
    我小时曾经也跟着家父识过一些字,那些青史垂名,彪炳史册的将军们也是丘八出身呢,前朝有岳武穆,本朝远有中山王,近有戚少保,数不胜数。

    汉字详情

    qiū [qiu]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R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
    四角: 72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形容词

    (1)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量词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英文翻译

    hill; elder; empty; a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hiu1 [海陆丰腔] kiu1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kiu1 [梅县腔] kiu1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hiu1
    ◎ 潮州话:kiu1 (khi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鳩平聲開口三等khiu/qioukʰĭəu
    [ba]
    部首: 201
    笔画: 2
    五笔: 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量词

    (1) 七加一的和

    八,数也。——《玉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八音克谐。——《书·舜典》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英文翻译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t3
    ◎ 客家话:[陆丰腔] bat7 [沙头角腔] bat7 [海陆丰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梅县腔] bat7 [宝安腔] bat7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东莞腔] bat7
    ◎ 潮州话:boih4 (poi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拔鎋開入聲開口二等pætpret/paet

    丘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