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表功

chǒu biǎo gōng [ chou biao gong]
繁体 醜表功
注音 ㄔㄡˇ ㄅ一ㄠˇ ㄍㄨㄥ

词语释义

不知羞耻地吹嘘自己的功劳。

词语解释

  1. 不知羞耻地吹嘘自己的功劳。

引证解释

⒈ 不知羞耻地吹嘘自己的功劳。

丑表功的国语词典

不知羞耻的夸耀自己的功劳。

丑表功的网络释义

丑表功

  • 不知羞耻地吹嘘自己的功劳。
  • 丑表功造句

    他急趋宫内,丑表功作忠勇状,奏称“君言不宿于家,臣朝受命,夕启行!”。
    就在泰戈尔访华前后,陈独秀就曾发衷《研究系之丑表功》《梁启超勿忘今日之言》等文批评梁启超。
    没有一定程度的超脱就没有理智,就没有客观,就没有全面,就没有正视,就没有自我调节,就没有发展和进步。而只有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自怨自艾、自苦自闹、自说自话、丑表功、气迷心、瞎激动、乱抒情,讨厌的很。
    他做了一点儿事,就到处丑表功。
    如《丑表功》中,就运用了江南小曲,扮成旧时穿着官服的小丑样子,这些令人联想到沙溪的庙会。

    汉字详情

    chǒu [cho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NFD
    仓颉: NG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3)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4) 污秽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5)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6) 众多

    醜,众也。——《尔雅》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注:“众也。”

    (7)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8) 形貌陋劣 。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耻 。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11) 类,相同

    比物醜类。——《礼记·学记》

    获匪其醜。——《易·离》

    (12)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动词

    (1) 厌恶;憎恶

    醜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3) 侮辱;玷污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吕氏春秋》

    (4) 愤怒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说林》

    (5)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6) 惭愧

    寡人醜乎。——《庄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名词

    (1) 指坏人、恶人 。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荀子·宥坐》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5) 用以纪日

    (6)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7) 十二生肖属牛 。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8) 戏剧中的脚色名 。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9) 姓

    英文翻译

    clown, comedian; 2nd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cau2
    ◎ 客家话:[梅县腔] zhu3 chiu3 [宝安腔] cu3 (ciu3) [客英字典] chiu3 [台湾四县腔] ci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hiu3 [陆丰腔] chiu3
    ◎ 潮州话:tiu2 ciu2 (thíu chhí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敕久上聲開口三等ţʰĭəuthriux/thiov
    biǎo [biao]
    部首: 623
    笔画: 8
    五笔: GEU
    五行:
    吉凶:
    仓颉: QMV
    四角: 5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2) 同本义

    表,上衣也。——《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

    表裘不入公门。——《礼记·玉藻》

    必表而出之。——《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

    中绀而表素。——《庄子·让王》

    (3) 又如:表裘(外衣);表礼(作为礼物的衣料);表里(衣服的面子与里子;里外;也指作为礼物的衣料)

    (4) 外面(与“里”相对)

    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 又如:表海(临海,滨海);表薄(泛指出身贫贱。表:野外;薄:山林);表里相应(指内外互相应和);表壮不如里壮(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善能持家,可为内助。表指丈夫,里指妻子)

    (6) 外表,外貌

    虚有其表耳。——《明皇实录》

    (7) 又如:表相(外貌);表征

    (8) 通“标”。表率,榜样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表记》

    廉者,民之表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9) 又如:表正(证据;表率;榜样);表俗(作为世人的表率)

    (10) 通“幖”。表帜,标志

    祭之日表。——《周礼·肆师》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

    (11) 又如:表旗(边境上的标帜);表识(标记,标帜)

    (12) 给皇帝上的奏章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3) 又如:表函(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表文奏章);表草(表文的草稿)

    (14) 表格

    为十表。——司马迁《报任安书》

    (15) 又如:度量衡表;对数表;乘法表;编制表;一览表;价目表

    (16) 作标记的木柱

    吴起治 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于南门之外。——《吕氏春秋·慎小》

    城上千步一表。——《墨子·备城门》

    (17) 表亲 。一种亲戚关系,有姑表和姨表之分,都叫表,姑母的子女互为姑表,姨母的子女互为姨表。如:表兄弟,表兄妹,表姊弟,表姊妹(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表叔,表伯,表舅(父母的表兄妹);表侄,表甥(表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婶(表叔之妻)

    (18) 边界线 。如:表旗(边界线上的旗帜)

    (19) 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景:影。)——阮元《畴人传》

    (20) 石碑

    千里立表,万里连纪。——《汉书》

    (21) 测量仪器 。如:温度表;水表;电表;表座(日影表的底座)

    (22) 树梢 。如:林表

    (23) 姓

    动词

    (1) 表彰,显扬

    刻石表功兮炜煌煌。——唐· 韦应物《石鼓歌》

    (2) 又如:旌表(立石碑、匾额以颂扬功德);表章(显扬;宣扬;古代臣子上君王的奏章);表显(显扬);表式(表彰)

    (3) 设立标记;标出,标明

    (4) 又如:表木(立木为标志);表目(标名,命名);表揭(标志)

    (5) 表白

    或援誓以表心。——刘知几《史通》

    (6) 又如:表异(表明特异之处);表微(表明微细之事);表心意;按下不表;表抒(表达,抒发)

    (7) 启奏,上表章给皇帝

    亮自表后主。——《三国志·诸葛亮传》

    礼官辄表贺。——《明史·海瑞传》

    曹公表 权为骠骑将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8) 又如:表救(上表援救);表闻(上表申闻于上);表荐(上表推荐);表谢(上表谢恩);表劝(上表劝即帝位)

    (9) 表现,显示 。如:表德(佛教用语。直接显示真理叫表德。与遮情相对);表候(表现在外的征象)

    (10) 记载 。如:表勒(刻石记载);表载(记载)

    (11) 用药物等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如:表寒气;表汗

    名词

    一种轻便的可以戴在手腕上或放在口袋内的计时器 。又如:手表;怀表

    英文翻译

    show, express, manifest,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bi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u3 beu3 [梅县腔] biau3 [沙头角腔] biau3 [陆丰腔] biau3 [海陆丰腔] biau3 [客英字典] biau3 [东莞腔] biau3 biau1 [客语拼音字汇] beu3 biau3 [宝安腔] biau3 | b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陂矯宵B上聲開口三等宵Bpieux/pyevpĭɛu
    gōng [gong]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A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S
    四角: 1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英文翻译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东莞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宝安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 潮州话:gong1 (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