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

sān jiǎo hán shù [san jiao han shu]
繁体 三角函數
注音 ㄙㄢ ㄐ一ㄠˇ ㄏㄢˊ ㄕ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设以θ为一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b、c,比各边长度两两之间的比,如a/c、b/c、a/b、b/a、c/b、c/a分别称为角θ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并依次记为sinθ、cosθ、tgθ(或tanθ)、ctgθ(或cotθ)、secθ、cscθ(或cosecθ)。当θ变化时,它们都随之而变化,因而每一个都是θ的函数,称为“三角函数”。用坐标法还可以把三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词语解释

  1. 设以θ为一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b、c(如图),比各边长度两两之间的比,如a/c、b/c、a/b、b/a、c/b、c/a分别称为角θ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并依次记为sinθ、cosθ、tgθ(或tanθ)、ctgθ(或cotθ)、secθ、cscθ(或cosecθ)。当θ变化时,它们都随之而变化,因而每一个都是θ的函数,称为“三角函数”。用坐标法还可以把三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引证解释

⒈ 设以θ为一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b、c(如图),比各边长度两两之间的比,如a/c、b/c、a/b、b/a、c/b、c/a分别称为角θ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并依次记为sinθ、cosθ、tgθ(或tanθ)、ctgθ(或cotθ)、secθ、cscθ(或cosecθ)。当θ变化时,它们都随之而变化,因而每一个都是θ的函数,称为“三角函数”。用坐标法还可以把三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三角函数的国语词典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于其任一锐角,可组成六种比率,而称为此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三角函数的网络释义

三角函数 (数学名词)

  •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在数学分析中,三角函数也被定义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的取值扩展到任意实数值,甚至是复数值。
  •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或者计算得出,称为三角恒等式。
  • 三角函数一般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在导航、工程学以及物理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外,以三角函数为模版,可以定义一类相似的函数,叫做双曲函数。常见的双曲函数也被称为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等等。三角函数(也叫做圆函数)是角的函数;它们在研究三角形和建模周期现象和许多其他应用中是很重要的。三角函数通常定义为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比率,也可以等价的定义为单位圆上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更现代的定义把它们表达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扩展到任意正数和负数值,甚至是复数值。
  • 三角函数造句

    这种计算机和我们今天的计算器功能类似,不过还可计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如果需要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就需要查表。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新教材在原教材基础上作了缩简。
    最后,让我们的双曲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照顾。
    现在我不再用三角函数,不用再查元素周期表,不用再设计火山模型,不再做句式分解、背诵单词,但我每天都在读书。
    在应力偏张量主值三角函数解的基础上,推导了应力空间内主应力和主方向的通用解析解公式。
    指出三角函数有理式不定积分中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对计算结果给出一种补充方法,使得不定积分为被积函数在连续的所有区间上的不定积分。
    同联立方程组法和三角函数法相比较,该方法不仅具有同样的高精度,而且更具有直观、快捷和简便的显著优点。
    有个女孩在三角函数课和西班牙语课上都坐在我旁边,午餐时间她和我一起去自助餐厅。
    一般的计算器都具有四则运算、开方运算等功能,而科学计算器还具有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运算功能。
    有一棵三角形的树被送到北极去种……请问长大后!那棵树叫……?答案:三角函数。胖妞生病了,最怕别人来探病时说什么?答案:多多保重。
    这个格局和去年相同,但关于三角函数的题,更加灵活地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有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轮廓的基点计算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联立方程组法、三角函数法和计算机绘图软件法。
    三角函数的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利用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方法,围绕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变通能力。
    如同对数反三角函数功能整合需要一个主题通常讲授微积分第二,所以我们不会被他们融入这个类。
    本文讨论了三角函数在有理度数上的取值的代数性质,得出其取值均为代数数。
    不过理科卷中一些常见知识没有考查,比如命题与逻辑、排列组合、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双曲线、积分、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等。
    三角函数反映了圆运动和直线运动的相互转化与对应关系,是初等函数中唯一的周期函数。
    在分析中,由于电磁力是转角的三角函数,故采用中的二次开发语言实现非线性荷载分析。
    该算法根据格式数对浮点数的近似,采用定点逼近旋转矩阵中的三角函数值。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707
    笔画: 7
    五笔: Q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BG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lukluk
    hán [han]
    部首: 219
    笔画: 8
    五笔: BIBK
    五行:
    仓颉: UNE
    四角: 17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 同本义

    圅,舌也。——《说文》

    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

    噱,圅舌也。——《广雅·释亲》

    (3) 盛物的匣子、套子

    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函封。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剑函;镜函

    (5)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

    (6) 邮政 。如:函购

    (7) 信封

    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

    (8) 铠甲

    函,铠也。——《广雅》

    (9) 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

    动词

    (1) 包含;容纳

    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2) 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

    (3) 容纳 。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4)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函梁君臣之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5) 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6) 致函;去信 。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

    (7) 陷入

    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

    形容词

    (1) 宽阔

    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

    (2) 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英文翻译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m2 [梅县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宝安腔] ham2 [陆丰腔] h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shù,shǔ,shuò [shu,shuo]
    部首: 425
    笔画: 13
    五笔: OVT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VOK
    四角: 98440

    详细解释

    shǔ

    动词

    (1) (形声。从攴( ),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2) 同本义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数墨(计算书本上的文字)

    (4) 比较起来最突出 。如:数一数二;数不着;数得上

    (5) 枚举;列举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不可胜数;历数其罪;数之于前

    (7) 数落;责备

    数,责也。——《广雅》

    后世其追数吾过乎。——《列子·周穆五》

    使韩仓数之。——《战国策·秦策》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数驳(方言。责备;教训);数骂(数落责骂);数说;数骂(责骂);数让;数道(责难,责备);数喇(数落;数说)

    (9) 诉说,称说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

    (10) 又如:数贫嘴(油嘴肖舌;耍嘴皮子);数黄道黑(数黄论黑。指说长道短)

    (11) 另见 shù;shuò

    shù

    名词

    (1) 数目;数量

    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报数(报告数目);数计(以数字来计算);数珠儿(念珠);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3) 底细 。如:心里没有数;心中都有个数

    (4) 道数,方法

    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5) 技艺,如博弈的技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告子上》

    (6) ∶算术,古代六艺之一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7) 气数;命运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唐· 王维《老将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8) 又如:数奇(命运不佳;遭遇不顺);数命(命运);数尽禄终(死亡);数劫(厄运)

    (9) 策略;权术

    以计求便,以数取利。——汉· 王充《论衡》

    (10) 规律;必然性

    汉世外戚,自 东、 西京十有余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后汉书》

    (11) 道理

    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韩非子》

    (12) 礼数;仪节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左传·庄公十八年》

    (13) 特指方术,如占卜之类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14) 又如:数家(精于术数的人);数术(术数)

    数量词

    (1) 几个,若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如:数四(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数粒(几粒);数人;数十,数百,数千,数万;数本(几棵;几株);数众(佛教称其教徒人数为“众”,有若干僧则称若干众);数武(几步);数射(几射。射:一箭能及的距离);数家(几派;几家;几户)

    (3) 另见 shǔ;shuò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英文翻译

    number; several, count; f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