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sān máo [ san mao]
注音 ㄙㄢ ㄇㄠˊ

词语释义

三绺髭须。 2.指发﹑眉﹑须。

词语解释

  1. 三绺髭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画 裴叔则 ,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 曰:‘ 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宋 苏轼 《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清 汪懋麟 《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

  2. 指发、眉、须。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 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引证解释

⒈ 三绺髭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曰:‘ 裴楷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宋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清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虎头。”

⒉ 指发、眉、须。

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⒊ 现代画家张乐平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三毛的网络释义

三毛 (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

  •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 三毛 (汉语词汇)

  • 三毛是汉语词汇,拼音sān máo,解释为三绺髭须。
  • 三毛造句

    缘于三毛和荷西的一次谈话,我认为,这算是三毛说过最动人的话了。
    悲伤的爱情我感觉要数三毛了!我也很喜欢三毛!!我弄了一些她的句子,希望能帮到你!。
    张三毛上课老是做小动作,老师居然没有叫他站黑板。
    呵呵,三毛的很多文章都很经典,我也喜欢。新年好。
    小三毛的手和脚胖乎乎的,十分灵活。每天放学回家,就看到他把我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像个杂货铺,玩具扔的满地都是。
    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召曰:由于你去年新年欠我三毛钱至今未还,罚你三天不准拉屎,拉屎不准带纸,带纸不过三尺,直到憋死为止!钦此,领纸!
    海市蜃楼、连绵平滑的沙丘、如雨似的狂风沙、焦裂的大地……在撒哈拉沙漠,感受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寻找三毛的故事。
    给你出个智力题,很难的哦!说: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那么老三叫什么?如果你说叫小明,那你就错啦,老三当然叫三毛,因为小明是个女孩。哈哈哈。笑死我啦,有意思吧!
    影片采用了讽刺喜剧的手法,三毛由王龙基扮演。
    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召曰:由于你去年端午节欠我三毛钱至今未还,罚你三天不准拉屎,拉屎不准带纸,带纸不过三尺,直到憋死为止!钦此,领纸!
    王龙基说,从八岁演了三毛,自己就没有和三毛分开过。
    偶而,姐姐给我三毛五毛的,我一边用手在口袋里捏着钱,一边喜冲冲地跑去市场吃两根果子打打牙祭。
    三毛:如果有来生,你愿意再娶我吗?荷西:不,我不要。如果有来生,我要活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三毛打荷西。荷西:你也是这么想的,不是吗?三毛看看荷西:还真是这么想的既然下辈子不能在一起了,好好珍惜这辈子吧。
    "你怎么评价你亲家呢?""他这个人就好比当年的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为什么都是小孩呢?""大人谁能干出这事儿。"。
    因为三毛,王龙基走上了传奇之路。
    三毛写: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便是这样的意思了。盛开在兀自安然的现在,到来在无人陪伴的未来。
    于是,三毛另找了一块空心砖给女工,自己小心翼翼地把木墩抱回房间,并且供了起来。
    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黏起来三毛黏过后,还是有缝的荷西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我集团已决定放弃三毛商标,我们注册了新的商标———奥德臣。
    邵华风一听,吓的惊伤六叶连肝肺,吓坏了三毛七孔心,立刻同长乐天二人踹后窗户逃走。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

    三毛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