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

sān cì [ san ci]
注音 ㄙㄢ ㄘˋ

词语释义

三回。 指朝﹑野﹑市三处。

词语解释

  1. 三回。如:去了三次。

  2. 指朝、野、市三处。

    《国语·鲁语上》:“五刑三次。” 韦昭 注:“次,处也。三次,谓朝、野、市也。”

引证解释

⒈ 三回。

如:去了三次。

⒉ 指朝、野、市三处。

《国语·鲁语上》:“五刑三次。”
韦昭注:“次,处也。三次,谓朝、野、市也。”

三次的网络释义

三次

  • “三次”汉语词语组合,表示1.三回。如:去了三次。2.指朝、野、市三处。
  • 《国语·鲁语上》:“五刑三次。” 韦昭 注:“次,处也。三次,谓朝、野、市也。”
  • 近义词

    三次造句

    战士们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扑。
    小华连续三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她结婚三次,丈夫都不幸死去,真可说是红颜薄命。
    为了三次太空行走,宇航员们几乎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了一周。
    每个月他都要投上二、三次稿,但每次总是石沉大海,没有结果。
    班长提议过三次,但都没有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只要在刺骨的水中浸过三次就大功告成了。
    站在水塘前面,原地跳几下,左眼连眨三次,右眼连眨三次,然后面带微笑眼睛不停的眨呀眨,最后你可以往下跳了。
    这匹马赢了两次第三次比赛和第五次比赛。
    他可能觉得事业上没一点成就感你的条件又比他好产生了挫败感,现在先这样说,如果你安慰他一定要跟着他以后如果他过的碌碌无为的也就会心安理得,不会对你有愧疚了。这样的话说一两次无所谓,说三次以上了你就放弃吧,没未来的
    这三年来,我们隔得如此近,却也只见过三次。遗憾是难免的。我遗憾没有实现我们的约定。更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一起去乌镇,看那里的风水人情。一个人,终究是缺了满心的勇气。
    人的一生之中,有三次不好的变化。首先是十七八岁时,容易受朋友的影响而学坏。接着是三十岁左右,对于个人的功绩会产生骄傲,心底里看不起老练的人。最后是到了四十岁,以为万事皆休,缺乏对未来的追求。这是你人生必经的三个阶段,千万不可受此变化所累。
    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偶然,三次就是天意。
    二次元很美好,只可惜我们生活在三次元。
    当被问及如果国际田联禁止塞门娅参赛南非将作出何种反应时,斯托菲尔说:“我认为这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道行天下的标识印“道行天下,博爱中国”的篆刻者刘国强,为了将篆章赶制出来,他一夜没有合眼,刻了三次才终于成功。
    一天不见想念你,两眼发直没力气,三次拿起电话机,四肢冰凉汉直披,五脏六腑在叹气,七嘴八舌怪自己,久而久之有主意,十点之前我等你。
    近世以来,在向世界大势趋同的历程中,曾经带着沉重的脚步,三次战战兢兢地尝试过向传统体制的突破与冲击。
    公司保安与职工合谋,一个月内三次盗窃本企业汽车零部件后销赃,最终难逃法网。
    赫莱布表示非常期待和马加特再一次的合作,因为马加特在德甲执教期间的共获得三次德甲冠军,其中拜仁慕尼黑两次,狼堡一次。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ci]
    部首: 427
    笔画: 6
    五笔: U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MNO
    四角: 37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 同本义

    次,舍也。——《礼记·檀弓上》注

    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

    (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形容词

    (1) 第二,居其次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

    (3) 副,贰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4) 属于质量差的 。如:次品

    名词

    (1) 顺序,等第

    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

    (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

    (4) ∶表示行动的回数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

    (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

    (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如:旅次

    英文翻译

    order, sequence; nex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i4 [海陆丰腔] cih5 [梅县腔] ze5 [宝安腔] cu5 [客英字典] cih5 [陆丰腔] cih6 [东莞腔] cu5 [台湾四县腔] cih5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tsʰichiih/c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