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

sān míng zhì [ san ming zhi]
注音 ㄙㄢ ㄇ一ㄥˊ ㄓ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三明治 sānmíngzhì

(1) 夹心面包。两片通常涂有黄油的面包,中间夹有一薄层的肉片、干酪或其它美味的食品

sandwich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andwich] 夹心面包。两片通常涂有黄油的面包,中间夹有一薄层的肉片、干酪或其它美味的食品 三明治,和三文治都是通过英文单词sandwich音译的。Sandwich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

三明治的国语词典

一种西方简餐。为英语sandwich的音译。即在数片土司面包间夹以肉类、蔬菜、沙拉等配料所成。相传十八世纪时,英国第四代sandwich伯爵为了通宵赌博而创,现已普遍当做早餐或点心食用。也译作「三味治」、「三文治」。

三明治的网络释义

三明治

  • 三明治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
  • 三明治的翻译

    英语: sandwich (loanword)​, CL:
    德语: Butterbrot (S, Ess)​, Sandwich [ Lehnwort ] (S, Ess)​
    法语: sandwich

    三明治造句

    为她的熊客人们准备好花生黄油三明治,有时还往三明治里加点氨基葡萄糖以缓解较年长的熊所承受的关节炎之苦。
    石锅鸡腿堡,珍珠生菜沙拉,烤肉三明治,果汁。三明治造句。
    从洛杉矶到伦敦,从东京到都灵,都有麦当劳、肯德基和汉堡王出售匹萨饼、薯条、热狗、三明治和炸鸡块。
    用午餐肉可以非常方便地做一份简易三明治带去工作,但这种做法是不是非常不益身体健康呢?
    “垂直整合型温室”提出把垂直农场整合到建筑与办公室中,作物沿着建筑边沿生长,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两层玻璃中间,顺着传送带绕圈旋转。
    好的,这是您的火腿三明治、芥末、番茄酱和咖啡。
    不一会儿,妈妈打开帘子,递给他一个三明治,用家里自制的厚面包片夹着几大块熟肉。
    试一下这道来自南方边界的,用玉蜀黍饼和快炒的鸡肉与蔬菜做成的三明治。
    英国的三明治市场向来以五花八门的夹心馅料闻名,但为了厉行节约,英国零售商玛莎百货返璞归真地在三明治中用起了草莓酱。
    冷盘和三明治并没有喜欢被吃的感觉,也不会等着你打开冰箱门与你聊上一聊。
    涂花生酱的全麦面包三明治,配小胡萝卜和杏脯做餐后零食。
    雇用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厨师去做三明治,这简直是个大材小用。
    卡内基熟食店以它的三层三明治和名人主顾而闻名遐迩,那里也供应全美最美味的罗宋汤。
    我要一份幼狮三明治你觉得呢?
    我把火腿三明治扔给你。
    一张很薄像三明治一样的布置中,阴阳两极和电解液紧密接触,因而可以快速充放电。
    求助者:有人闯进我家咬了我的火腿跟乳酪三明治。
    虽然燕麦片听起来不像抹着美乃滋的火腿蛋三明治那样吸引人,但研究显示,它对你大脑运作的方式有大大的益处。
    从国外来的三明治都在一条可接近的宽阔马路上。
    所以做了一个火腿三明治,想要扔给,希望找到一个办法,让能接住。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
    zhì [zhi]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C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IR
    四角: 331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台声。①( 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 同引申义

    昔禹治洪水。—— 郦道元《水经注》

    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3)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4) 治理;管理;统治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伯乐善治马。——《庄子·马蹄》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树立威信。)——《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

    (6) 办理;处理

    后频历武威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后汉书·廉范传》

    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

    (7) 又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

    (8) 经营

    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9) 又如:治产(经营产业)

    (10) 治;治疗

    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

    (11)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聋(医治耳聋)

    (12) 惩处;惩办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荀子·正论》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史记·蒙恬列传》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13) 又如:惩治;治释(惩治与赦免)

    (14) 审理 。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

    (15) 修筑

    又治秦中。——《汉书·高帝纪》。注:“谓都之也。”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6) 整顿,训练

    治其大礼。——《周礼·大宗伯》。注:“犹简习也。”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

    (17) 又如:治礼(讲习礼仪)

    (18) 研究

    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严复《译天演论序》

    (19) 又如:治经(研究经学)

    名词

    (1)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如:省治;县治

    (2) 政治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

    (3) 又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 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

    (4) 姓

    形容词

    (1)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禹以治, 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2) 又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

    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

    治平至百余年。——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英文翻译

    govern, regulate, admini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z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5 [沙头角腔] ci5 [梅县腔] chii5 chi5 [台湾四县腔] cih5 cih2 [客语拼音字汇] ci4 zi1 [海陆丰腔] chi6 cih2 [东莞腔] ci3 [宝安腔] ci3 | ci2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之平聲開口三等ɖʰĭədri/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