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

sān chéng [ san cheng]
注音 ㄙㄢ ㄔㄥˊ

词语释义

三成 sānchéng

(1) 十分之三

three tenth

(2) 百分之三十

增产三成
30 per cent

词语解释

  1. 三重,三层。

    《周礼·秋官·司仪》:“令为坛三成,宫旁一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三成,三重也。”《尔雅·释丘》:“三成为 崐崘丘 。” 郭璞 注:“ 崐崘山 三重,故以名云。”

  2. 音乐之三终;三度奏乐。

    《仪礼·燕礼》:“笙入三成,遂合乡乐。” 郑玄 注:“三成,三终也。”《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 商 ,三成而南。” 郑玄 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3. 十分之三。

    古华 《芙蓉镇》第四章第二节:“ 李国香 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没有赢得这种自由,还是个‘三成生,七成熟’的干部。”

引证解释

⒈ 三重,三层。

《周礼·秋官·司仪》:“令为坛三成,宫旁一门。”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三成,三重也。”
《尔雅·释丘》:“三成为崐崘丘。”
郭璞注:“崐崘山三重,故以名云。”

⒉ 音乐之三终;三度奏乐。

《仪礼·燕礼》:“笙入三成,遂合乡乐。”
郑玄注:“三成,三终也。”
《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
郑玄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⒊ 十分之三。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第二节:“李国香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没有赢得这种自由,还是个‘三成生,七成熟’的干部。”

三成的网络释义

三成

  • 三成
  • sānchéng
  • [three tenth]∶十分之三
  • [30 per cent]∶百分之三十
  • 增产三成
  • ------
  • 把一标物,假设为"1".这个"1"就视为10份.每一份就是一成.
  • 如:100的一成就是10.
  • 三成造句

    童装三成多不合格,儿童服装。
    三成多提案关注经济,提案。
    在西餐馆里,三成熟的牛排,已经是某些饕餮之徒的餐中美味,已经可堪入口了。
    如今在灵田中施展凝雨术,雨滴中所蕴含的灵气比从前浓郁了三成,灵谷已经开始扬花,正是决定收成好坏的关键时期,其余灵草也不会嫌弃灵气充裕的雨水。
    其中清水江、舞阳河流域偏少三成,南盘江偏少四成,乌江、赤水河偏少五成,都柳江偏少六成,北盘江偏少八成。
    而王金平选择这时候出招,一方面是因洪秀柱民调开始攀升,王再不表明心迹,等到洪秀柱的民调过三成,要再等党启动征召机制,可能也没理由了。
    尽管进口的服装、美容品在中国的售价要比国外高出两三成,但她们购买时眼晴都不眨一下。
    而且第四式手印捏起之时,手掌上的筋络会尽数隆起,手掌变得遒劲有力,这种特殊的发劲技巧使得云潇抓握之力凭空增强了三成不止。
    他以三成七五的打击率结束那棒球季。
    人得能力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要把跨栏的高度设置在比现有能力高两三成德高度。
    我和你们其他三位师傅研习半生,也才练成三成,所以你们四人一定要同声共气,遇到强敌才能化险为夷,保全自身。
    据对红旗农贸批发市场、金钟果蔬交易市场和何庄子果蔬交易市场统计,日交易量最高达百万公斤以上,比平时增长了近三成。
    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他们不断的劝道与游说下,短短一月内,竟有三成的族人收到感召,自愿随二人前往别处,重新开始寒耕暑耘的简单生活。
    其实,这个事别人不知道,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明白,南边那些老广把货批给咱们,人家也得赚钱不是,咱们因为能从东海这边拿三成,也就不会紧着往下杀价。
    腌好后,挤出水份,母亲将萝卜条摊在盖帘上晾晒,晒至三成干时收起。
    所以导致部分企业非常着急,希望尽早把人抢到,因而开出的人事外包价格比去年上涨了三成。
    女子离婚官司仅分得三成多,林小如。
    我连天下都能搭救,还救不了一个石田三成?
    不错,只有三成,因为度劫最后一劫心劫是他们最难度过的,很多炼体修真都是在这一劫上失败的,心劫失败,连散仙都修不了直接云飞烟灭了。
    李队长愣了袁战一眼恨声道,这个时候他不能过于偏袒袁战,毕竟装卸队不是一个袁战,莲花县的人占了整个装卸队的三成还多。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