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膏

sān jiàn gāo [san jian gao]

词语释义

名称:三建膏 组成:天雄1枚,附子1枚,川乌1枚,桂心2两,观桂2两,桂枝2两,细辛2两,干姜2两,蜀椒2两。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jiàn [jian]
部首: 227
笔画: 8
五笔: VFH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KLQ
四角: 15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廴( 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2) 同本义

立朝律也。——《说文》

建,立也。——《广雅》

(3)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

(4) 引申为建立、创设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

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

皇建其有极。——《书·洪范》

择建立卜筮人。

夫位政之建也。——《国语·鲁语》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德之不建。——《国语·晋语》

建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建一官而三物成。——《左传·襄公三年》

(5) 又如:建官(设置官职);建封(设置爵位,分封诸侯);建竖(建立功绩);建醮净宅(设场建坛,用酒祭神以祛除宅院里的邪气);建本(奠定基础,建立根本)

(6) 封立

利建侯。——《易·屯》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

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7) 又如: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建德(封立有德者为诸侯)

(8) 树立、竖起

九十杖而朝见君见杖。——《书·大传》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建鼓在阼阶西。——《仪礼·大射仪》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9) 又如:建鼓(立鼓);建旗(树立旗帜);建牙(古时出师,在军前树立军旗);建节(树立节操);建标(树立标志);建麾(树立旌旗)

(10) 建筑;建造

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

(11) 又如:建缮(建筑修缮)

(12) 倡仪;提出

愛盎等皆建以为不可。——《汉书·邹阳传》。注:“谓立议。”

(13) 又如:建言(建议,陈述己见);建倡(倡议);建明(建白。陈述意见);建策(献出谋策);建陈(提议陈请);建画(建议谋划);建弼(建议和辅佐)

(14) 覆,倾倒 。如:建瓴(建瓴水的简省。倾倒瓶中之水,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

名词

(1)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农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建寅(正月);建卯(农历二月);建辰(农历三月);建巳(农历四月);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

子月

(2) 为岁首的历法

(3) 星官名。建星(古星官名。亦省称“建”。凡六星。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

(4) 〈形〉 通“健”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老子·四十一章》

(5) 又如:建德(刚健之德);大建(指30、31天之月);小建(29天之月)

(6) 指福建 。如:建兰;建漆

英文翻译

build, establish, erect, 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gi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n5 gien5 [海陆丰腔] gien5 [梅县腔] gia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ian4 [陆丰腔] kian5 [宝安腔] gen5 [东莞腔] gen5 [沙头角腔] gi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万元開去聲開口三等kianh/kiannkĭɐn
gāo,gào [gao]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YPKE
五行:
仓颉: YRB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gāo

名词

(1)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2)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膏液(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膏髓(脂膏与骨髓);膏馥(膏脂的香味)

(4) 肥肉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孟子·告子上》

(5) 又如:膏鲜(指鱼肉一类食物);膏蟹(食用蟹的一种);膏肉(泛指脂肉)

(6) 特指油灯

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唐· 韩愈《答李翊书》

(7) 又如:膏明(灯火照明);膏映(谓灯光照射);膏晷(灯光与日影)

(8) 浓稠的糊状物。引申为药膏 。如:软膏;牙膏;药膏;膏饧(饴糖)

(9) 指物之精华 。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10) 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

(11) 又如:膏肓(指心灵深处。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隔膜为肓)

(12) 制成相当细长的而常常是圆柱形的化妆品 。如:润肤膏;唇膏

形容词

(1) 肥沃

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膏田满野。——仲长统《昌言·理论》

(2) 又如:膏脉;膏土(肥沃的土壤);膏田(良田。肥沃的田);膏畴(肥沃的田地);膏壤(肥沃的土地)

(3) 甘美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4) 又如:膏露(甘露);膏泉(甘泉);膏乳(比喻甜美的果汁与山泉)

(5) 另见 gào

gào

动词

(1) 润泽,滋润 。如:膏流(滋润);膏润(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的恩惠);膏唇拭舌(润滑嘴唇,拭净舌头);膏泽(膏雨。滋润作物的雨水)

(2) 在轴、轴承或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使润滑 。如:膏沐(擦油洗头);膏车(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

(3) 以化妆用的膏涂抹 。如:膏面(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4)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如:膏墨

(5) 另见 gāo

英文翻译

grease, fat; paste, oin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ou1 g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go1 go2 [客英字典] g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go1 go2 [陆丰腔] go1 [沙头角腔] gau1 [梅县腔] gau1 go1 [宝安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勞平聲開口一等kɑuk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