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

sān dài [ san dai]
注音 ㄙㄢ ㄉㄞˋ

词语释义

三代 sāndài

(1) 指祖至孙三辈,也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

祖孙三代
三代同堂
three generations

三代 Sān-Dài

(1) 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the three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Hsia, Shang and Chou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指 夏 、 商 、 周 。《论语·卫灵公》:“斯民也, 三代 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邢昺 疏:“ 三代 , 夏 、 殷 、 周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斯文之兴,盛於 三代 。 夏 商 二箴,餘句颇存。” 唐 韩愈 《丰陵行》:“臣闻神道尚清浄, 三代 旧制存诸书。”

引证解释

⒈ 指夏、商、周。

《论语·卫灵公》:“斯民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邢昺疏:“三代,夏、殷、周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斯文之兴,盛於三代。夏商二箴,餘句颇存。”
唐韩愈《丰陵行》:“臣闻神道尚清浄, 三代旧制存诸书。”

⒉ 泛指三个朝代。此指汉、唐、宋。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
此指汉、魏、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汉史、 唐诗、 宋文、 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唐则诗人济济, 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⒊ 指自祖至孙。

《汉书·李广传赞》:“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唐卢纶《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诗:“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

⒋ 指曾祖、祖父、父。

《宋史·选举志一》:“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録。”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吊灯的晃眼的光亮照着墙壁上翠蓝的花纸……照着‘三代宗亲’的紫檀神龛。”

三代的国语词典

夏、商、周三朝。

如:「三代同堂」。

三代的网络释义

三代 (汉语词语)

  • 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并一直沿用下去。在周朝初期还有统称夏、商为“二代”的现象。
  • 三代的翻译

    英语: three generations of a family, the three earliest dynasties (Xia, Shang and Zhou)​
    法语: troisème génération

    三代造句

    一家人老少三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家三代人团聚在一起,欢欢喜喜过春节。
    这位教授家学渊源,三代著书立说,为世人赞颂。
    这家大公司,已经有三代人苦心经营至今了。
    这祖孙三代人相依为命,苦日子总算熬出了头。
    张老先生发誓,为了光宗耀祖,非狠狠地管教这第三代不可。
    二战前,日本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以祖孙三代同堂为基本形式的诸位族制度。
    朗诵会上,殷之光、冯福生等首都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真情讲述十多篇洋溢着革命烈士豪迈气魄、坚定意志和革命必胜信念的著名诗篇和故事。
    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分析和认定。
    其次,三代相传,只交代一句“允执其中”,便可“天禄永终”,并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幸亏广东的几位人大代表提名,要不然我还真险些忘了自己的家庭出身和个人成分,当然,还有我祖上三代的成分。
    薄瓜瓜和陈小丹是中国革命精英的第三代成员,他们的照片在网上飞速传播。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作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
    他的家庭是三代同堂住在同一屋檐下。
    这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式的大团圆结局——一个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幸福大家庭都挤在一所房子里,不断繁殖,就像一池牡蛎一样。乔治·奥威尔。
    沈从文和何其芳分别是第二代、第三代的代表,其散文为内向、独立的纯“美文”期。
    隔个布帘就是祖孙三代住的地方,小孙女已经会叫“妈妈”了。
    今典世纪影城“中环放电影院”是中国第一家“第三代影…
    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福美来三代启停版不仅传承了福美来品牌可靠、节油、灵动操控三大特质,并在节油环保技术上有了全新突破。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dài [d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P
    四角: 23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

    (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replace, replacement (of person or generation >); era, gen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三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