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

qī chǐ [ qi chi]
注音 ㄑ一 ㄔˇ

词语释义

古代指二十岁。 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词语解释

  1. 古代指二十岁。

    《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 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二十岁。

《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⒉ 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梁沉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李颀《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孙枝蔚《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七尺的国语词典

成人身高约古尺七尺。故常用以指成年男子的身躯。

七尺的网络释义

七尺

  • 七尺古代指二十岁或身躯
  • 七尺造句

    想不到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胆小如鼠!
    我是个堂堂七尺的男子,怎能仰人鼻息,过此种生活呢!
    仞,是度量单位,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堂堂七尺男儿,赳赳武夫,怎可受制于人?
    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七尺昂藏居斗室,一片丹心向山林!
    生逢其时,枉负堂堂七尺之躯苟且偷生,怎是男儿所为?乱世军人就该用自己的热血和英勇从而止戈为武,争来国家的稳定,百姓的安宁。
    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说话之人身高近七尺,偏瘦,面容娇美,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人,只见此人身着白色单罗纱衣衫,腰系藏蓝色龙纹角带,昂藏七尺,英俊潇洒,乃是少有的英俊少年。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第一个冲出去的是一个高七尺,白脸少须的三十岁的病殃殃的一个人,手中一条铁链,向吕布砸来,这个人名叫黄习。
    哥们,听说你马上就要入伍,需要我的祝福,我三天三夜没睡,写了祝福一句,祝你:坚毅是你的戎装,努力是你的钢枪,遵纪是你的风范,争优是你的标榜。伫立七尺身躯,环绕和平荣光。
    纵有钱财万贯,不过一日三餐;纵有广厦万间,也只能七尺床儿容身。
    昂藏七尺我见犹怜写作进程新书上传。
    昂藏七尺,面目俊朗,雍容华贵,身上散发着颐指气使的味道,赫然是十人团队中的朱浩,大明王朝现任皇帝的大皇子。
    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广厦千间,躺下只有七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足矣。
    只见那壮汉是一位七尺男儿,品貌非凡。
    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却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却见焚业胸前浮现一柄七尺剑魂狠力斩向墨承志与白壁云,顿时风声大作,剑光如虹犹似盘龙翻转扑落。

    汉字详情

    [qi]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AG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U
    四角: 40710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3)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4) 七次 。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名词

    (1) 文体名。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

    (2)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如:头七,二七。

    (3) 姓(明代有七希贤)

    英文翻译

    seven

    方言集汇

    ◎ 粤语:cat1
    ◎ 客家话:[梅县腔] cit7 [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海陆丰腔] cit7 [宝安腔] cit7 [沙头角腔] cit7 [陆丰腔] cit7 [东莞腔] cit7
    ◎ 潮州话:cig4 【揭阳】cêg4 (chhik 旧时:chhi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親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tsʰĭĕtchit/cit
    chǐ,chě [chi,che]
    部首: 327
    笔画: 4
    五笔: NYI
    五行:
    吉凶:
    仓颉: SO
    四角: 77807

    详细解释

    chě

    名词

    (1)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2) 另见 chǐ

    chǐ

    名词

    (1)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2)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3)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4) 。中医诊脉部位之一。手掌后桡骨高处下为寸;寸下一指处为关;关下一指处为尺。如:尺中(尺脉)

    (5) 尺子,量长度的器具 。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6) 喻法度或标准 。如:尺墨(法规,法制)

    (7) 像尺一样的条状物 。如:镇尺;戒尺;尺简(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尺疏(奏章)

    (8) 信件,信札 。如:尺书(书,信;书籍);尺素(短笺,书信)

    形容词

    (1) 喻短小或狭小的

    尺泽之蜺也。——《后汉书·对楚五问》

    (2) 又如:尺土(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尺地(极少的土地);尺铁(短小的铁制武器)

    (3) 另见 chě

    英文翻译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方言集汇

    ◎ 粤语:ce2 ce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k7 [陆丰腔] chak7 [梅县腔]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沙头角腔] c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iêh4/cioh4 c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石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hjek/tcektɕʰ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