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當
词语释义
丁当
(1) 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的碰撞声。也作叮当、玎当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丁璫 ”。 象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的声音。 唐 郑嵎 《津阳门诗》:“月中秘药天半间,丁璫玉石和塤箎。” 唐 方干 《李户曹小妓》诗:“昼漏丁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时鸣。” 清 黄遵宪 《偕叶损轩夜谈》诗:“丁当簷铁君休问,抽得閒身且絮谭。” 郭沫若 《女神的再生》诗:“太阳虽还在远方,海水中早听着晨钟在响:丁当、丁当、丁当。”
丁當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玉石等撞击的声音。如:「风铃丁当丁当响。」也作「叮当」。
丁當的网络释义
丁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朾 | 中莖 | 知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ţæŋ | treng/taeng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ng1 dong5 [客英字典] dong1 dong5 [陆丰腔] dong1 dong5 [宝安腔] dong1 | dong5 [海陆丰腔] dong1 dong5 [台湾四县腔] dong1 dong5 [梅县腔] dang5 dong1 dong5 [东莞腔] dong1 [客语拼音字汇] dong1 dong4 [梅县腔] dong5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當 | 都郎 | 端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tang | t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