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母忧

dīng mǔ yōu [ ding mu you]
繁体 丁母憂
注音 ㄉ一ㄥ ㄇㄨˇ 一ㄡ

词语释义

遭逢母亲丧事。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遭逢母亲丧事。《南史·蔡徵传》:“﹝ 徵 ﹞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陆贄 ﹞丁母忧。免丧,权知兵部侍郎,復入翰林。”《清史稿·圣祖纪》:“ 顺天 学政 李光地 丁母忧,令在京守制。”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联挽》:“﹝ 苏子斋 ﹞出为 山西 朔平府 知府,丁母艰起復。”

引证解释

⒈ 遭逢母亲丧事。

《南史·蔡徵传》:“﹝徵﹞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陆贄﹞丁母忧。免丧,权知兵部侍郎,復入翰林。”
《清史稿·圣祖纪》:“顺天学政李光地丁母忧,令在京守制。”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联挽》:“﹝苏子斋﹞出为山西朔平府知府,丁母艰起復。”

丁母忧的国语词典

遭逢母亲去世。《儒林外史.第七回》:「范进把丁母忧的事说了一遍。周司业不胜叹息,说道:『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也作「丁内艰」。

丁母忧的网络释义

丁母忧

  • 丁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出处《后汉书·徐稺传》。
  • 汉字详情

    dīng,zhēng [ding,zheng]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S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N
    四角: 10200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zaang1 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中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ţæŋtreng/taeng
    [mu]
    部首: 511
    笔画: 5
    五笔: XGUI
    姓名学:
    仓颉: WYI
    四角: 77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厚上聲開口一等məumux/mov
    yōu [you]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IKU
    四角: 9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sad, grieved; grief, melancho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救去聲開口三等ĭəuiuh/h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