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壩
词语释义
丁坝
(1) 端与堤岸相接呈“T”字形的保护堤岸水土的建筑物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保护堤岸的水工建筑物,一端跟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改变水流,使河岸不受冲刷。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一种治导河流、保护堤岸的水工建筑物。一端与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改变水流,使堤岸不受冲刷,丁坝可使泥沙在坝田里淤积,以造成新岸。
词语造句
1、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漫水丁坝坝头床沙起冲流速的计算办法。
2、利用流动显示和片光源技术对绕丁坝的流动结构在北航水槽中进行了研究。
3、本文采用VOF方法,对涌潮冲击丁坝过程中的涌潮压力进行了计算,并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4、同时,对目前透水丁坝在整体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5、作为一种新型河工建筑物,桩柱透水丁坝对局部水流的影响亟需可靠的定量研究。
6、以水槽试验为基础,对非淹没丁坝附近的水流现象进行了定性描述。
7、涌潮压力在垂线方向上的分布。为排桩式丁坝的设计提出了新型的受力模式。
8、本文从一维恒定流能量方程式出发,通过水槽实验,研究丁坝附近动能修正系数的变化规律。
9、丁坝降低对减少一些对主槽不利的侵蚀是一项比较可取的措施。
10、为了验证井柱桩透水丁坝的分水缓流作用效果,建立单排井柱桩透水丁坝运行时的水量平衡方程,导出了单排井柱桩透水丁坝上下游流速公式。
11、溢流丁坝在天南维其克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枢纽上下游的水沙特性。
12、目前,国内外的护岸建筑物主要有丁坝、导流板、导流屏、导流坎、导流栅等。
13、从模型中得出的整治线型态、尺度和丁坝布置,可以保证航道达到设计标准。
14、基于丁坝坝头水流结构,提出了坝头绕流挤压流动模式;
15、笔者的试验资料表明,勾头丁坝下游回流区及恢复区近段流速分布呈自相似性。
16、应用本文公式定量地解释了丁坝长度减少、含沙量年内变化和其他各因素变化对冲刷坑最大深度、形态等变化的定量影响。
17、丁坝群可有效提高治理汊道内流速,流向变化小,但对分流比影响较大;
18、然后求出了丁坝问题的摄动解。
19、研究丁坝坝头块石的走失原因对河道整治工程、路基桥梁等的经济和安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0、本文介绍了用颜料示踪和最新的油膜技术对流动进行可视化记录以研究淹没丁坝群的近体流场分布的试验结果。
21、钱塘江排桩式丁坝在涌潮作用下的受力性状和响应特性一直是工程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22、用本文的模型,研究了单个丁坝与不同个数、不同形式的丁坝群产生的流速场与涡量场,给出涡量与漩涡回流范围。
23、丁坝是河道及航道整治工程中一种常用的重要建筑物,具有控制河势、保护岸滩、束水攻沙及壅高水位等多种功能。
24、在水动力模拟中,对岸界的丁坝采用线性边界进行拟合,并考虑到河口区侧向摩擦作用;
25、河口海岸山体凸体的冲刷坑最大深度及其形态,可以近似看作是在潮流作用下非溢流丁坝的坝头冲刷坑。
26、航道整治工程常采用丁坝、锁坝等建筑物稳定河势。
27、实验研究包括单丁坝及双丁坝条件下丁坝影响区内流场及水面变化规律;
28、试验的三种透水率桩坝,其导流效果与实体丁坝群的基本相同,并未因部分透水及形态不同而使其控导作用明显减弱。
29、以不漫水丁坝为基础,提出了漫水丁坝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
30、根据实测资料,得到计算单个丁坝在非淹没与淹没状态下,及单个潜坝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经验关系。
丁壩的国语词典
一种保护堤岸的建筑物。一端和堤岸相连成丁字形,能改变水流,使河岸不受冲刷。
丁壩的网络释义
丁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朾 | 中莖 | 知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ţæŋ | treng/ta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