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

dīng dōng [ ding dong]
繁体 丁東
注音 ㄉ一ㄥ ㄉㄨㄥ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

瘪塌貌。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

    唐 温庭筠 《织锦词》:“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老残游记》第十回:“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狂风吹沙,屋瓦欲震。” 郭沫若 《丁东草》:“我思慕着丁东--可是并不是那环佩的丁东,铁马的丁东,而是清冽的泉水滴下深邃的井里的那种丁东。”

  2. 瘪塌貌。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嘲齆鼻》:“虽是五官毕具,可怜鼻不通风。印堂底下瘪丁东,五味馨香难哄。”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唐温庭筠《织锦词》:“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
《老残游记》第十回:“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狂风吹沙,屋瓦欲震。”
郭沫若《丁东草》:“我思慕着丁东--可是并不是那环佩的丁东,铁马的丁东,而是清冽的泉水滴下深邃的井里的那种丁东。”

⒉ 瘪塌貌。

清褚人穫《坚瓠补集·嘲齆鼻》:“虽是五官毕具,可怜鼻不通风。印堂底下瘪丁东,五味馨香难哄。”

丁东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形容佩玉撞击声或风铃声等。唐.韩偓〈雨后月中堂闲坐〉诗:「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老残游记.第一○回》:「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也作「丁冬」、「叮冬」、「叮咚」。

丁东的网络释义

丁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丁东,男,195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日谈》等书,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
  • 丁东近年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研究和口述史学。
  • 丁东造句

    满面春光的风澈率领他的两个手下,郭万飘和丁东香,又迈着螃蟹步晃荡在无极城的大街之上,瞬间大街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看来这哥仨的威力真不是盖得。
    秦帅轻轻一晃,下一刻,原本必杀的一把匕首,便刺在了空气里,不但如此,丁东秋忽然觉得膝盖处传来一阵剧痛,啊的叫出声来。
    雷丁东区的形势更加岌岌可危。
    暮云楼阁深幽,正砧杵丁东,弦管啁啾。
    应声,丁东真就右腿一软,单漆跪地了。
    应龙已然认可了丁东,那双洞悉万物的眼睛望在丁东脸上,目光突然悠远。
    至于符就不必多说了,符皇丁东香一人就敢杀进鬼域,大开大合,把鬼域的地都翻了个遍,要是再来场瑞雪的话,明年保准好收成。
    丁东秋有些心虚了,这两位究竟什么身份?雾都市能被徐剑称为“某某少”。
    丁东跟不上沙利的节奏了,那个家住的很舒服,比酒店强多了。
    你听那金儿鼓儿,每日价丁丁东东的响;你和那姬儿妾儿,不住的咿咿呀呀的浪;不想着鞋儿袜儿,当日个寒寒酸酸的样,也不念我肠儿肚儿,可怜皱痴呆呆地望。
    果然,老蒋刚等翟刚说完,立马把脸狰狞起来,那种速度,比起丁东杰大师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
    丁东挑客户接单,周雅签单,其他人员保架护航。
    丁东秋急促的喘息着,双瞳通红一片,所有医生都恨不得拜师?这个玩笑,开的有些过头了。

    汉字详情

    dīng,zhēng [ding,zheng]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S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N
    四角: 10200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zaang1 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中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ţæŋtreng/taeng
    dōng [d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副词

    (1) 向东,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英文翻译

    east, eastern, east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潮州话:dang1(tang) dong1(tong)

    宋本广韵